元朗有個地方叫「雞地」,在政府或網絡地圖上都搜尋不出,卻是「元朗人」的集體回憶。然而,搵不出來的,還有小村莊、小居民、小記憶。在這條小村,村口經常坐著一位滿頭...
粉嶺帝庭軒裡毫不顯眼的地牢角落,迷途少年與中年漢藉洗車一技,重新與社會接軌,不但賺了「一口飯」,更重要的是得到「一頭家」。高敏為打理車房和一班邊青,費盡心神。...
新冠肺炎爆發以來,港人聚焦向前線醫護致謝,然而社會上仍有一班守護者,疫情下堅守崗位。保健員黃鳳美(May姐),連月無間斷上門照顧長者,「我哋忙咗好多,因為好多仔女...
八年歲月間,內斂男孩由說單字到愛講話,蛻變成特殊學校高材生,他歸功於寄養家庭的耐心照料,為他戴上翅膀,懂得飛翔。18歲的李家平成長於單親家庭,是一位輕度智障男生...
「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40歲的阿Jack縱有一身裝潢技藝,卻選擇隱身將軍澳寶林「市」場內,經營一間家居設計小店。從舊式商場到新式市場,從冬暖到夏涼,六年來默默...
一輛九噸半重貨櫃車停泊在住宅區的一旁,司機還未來得及開口,電話已傳來一句「我離遠已經見到你哋啦!」打開貨櫃,未見貨物,卻見鋼琴,原來內有乾坤!疫情影響學生出門...
疫情期間,本地社企銀杏館堅持分派「平安飯盒」給弱勢社群,受到坊間讚賞。位於上水的樂活農莊,就是銀杏館社企的背後功臣,默默為銀杏館提供原材料,令食客品嚐香港地的...
說到長洲的打卡熱點,有伴定無伴必定經過愛情鎖牆。鎖牆對面一間充滿藝術色彩的賣鎖小店,坐著一位嫁到長洲的女孩。她在為長洲家家戶戶的郵箱上色,亦製作獨有的工藝品,...
Jan張詠欣,曾經是女子組合Krusty成員,是名DJ Donald的太太。求學時屬跆拳道勇將的Jan,早前由歌手轉職PR後,重燃再習跆拳道的鬥志,「以前一路未去到黑帶,對我而言是一...
天還未亮,走過西貢萬年街,傳來陣陣出爐麵包香。那是小店「文化烘培」的麵包師傅們,在炮製伴隨西貢人搭長途車出市區的早餐食糧。五蚊一個菠蘿包,原來是拉糖大師的傑作...
我家Ho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