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肆虐,本港不少食店每日提早關門,或索性停業應對。屯門青海圍一家家庭式經營的素食外賣小店,逆境下仍堅守初心,為社區弱勢社群送上關愛飯盒。過程中,老闆娘不...
第五波疫情嚴峻之際,眼見確診家庭有焦急之困,社區內仍有一批不問酬勞、不求回報的義工,為這個疫情默默付出。他們雖然並非專業人士,亦沒有特別技能,哪怕只是平凡家庭...
第五波新冠疫情肆虐,早前學校再度暫停面授課堂,學童只能在家上網課,而教育局亦宣布提前放暑假,要追趕進度唯有安排線上學習。不少基層家庭學童因為缺乏電腦,令學習出...
任卓昇醫生(Jason)出身於基層家庭,在木屋區渡過童年,在求學時期受到信仰及一名眼科醫生的啟蒙,立志成為眼科醫生,幫助患有眼疾的人重見光明。遇過不少基層兒童因缺乏...
「高中時有一晚,我打開窗爬出去,發現25樓向下望很高,嚇得縮回去。」來自破碎家庭的吳子軒(JJ),自幼缺乏溫暖,悲傷絕望令他有輕生念頭。後來,上網時彈出生命熱線的...
疫情嚴峻,多個跨境司機證實染疫,蔬菜零售價亦飆升。市民每天忙抗疫忙撲菜,「多了很多人來農莊,網上訂單多了三倍,市面上不同來源的菜價甚至比有機菜貴,既然要付這麼...
農業曾是本地主要產業,後來時代發展,尚有元朗絲苗、打鼓嶺苦瓜及鶴藪白菜等著名出品,惟亦漸漸給人遺忘。可喜的是,本地近年有復耕之風,「90後」農夫阿鏡是其中一位。...
玩具是孩子成長中最好朋友,但並非每家也有餘力購買。正如郭中傑(Dave),童年沒玩具陪伴,長大後不斷買,重複了也不察覺。「一天突然意識到,這只是彌補小時候遺憾,人...
又否想過短短60秒足以救你一命?新界鄉議局智慧鄉郊工作小組副召集人、建築師劉文君(Julia)看準科技結合醫療的機遇,聯合環境界別學者合推鄉郊醫療科技,以測量器為偏遠...
香港這國際金融中心裡,依然有人默默守住傳統漁業工作,西貢深灣就有一例。有漁民以養殖珍珠蚌為生,平日工序中取去珍珠和蚌殼後,蚌肉往往扔棄,甚為浪費。來自本地兩所...
我家Ho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