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電話都未有的年代,只靠鄉事會的秘書做信差;一封信郵費1、2毛錢,收到5、6封信已很高興,自己便帶著些鹹魚出外區交收。」大澳老字號「益昌號」開業於1938年,現時...
根據醫管局的《十年醫院發展計劃》,九龍西醫院聯網的瑪嘉烈醫院和葵涌醫院,現正進行擴建和重建工程。瑪嘉烈醫院正擴建荔景大樓,落成並翻新舊大樓後,病床將額外增加兩...
荃灣古稱淺灣,據說因海灣水淺以得名。作為新界區首個衞星城市,荃灣經過60年發展,區內人物、景觀、城市建設上都有不少改變,但仍保留不少傳統風貌,形成新舊共融局面。...
不少意見希望政府重置葵涌貨櫃碼頭,但新一份《施政報告》並無落實展開可行性研究。過去,因青馬大橋船隻高度限制,而令葵涌貨櫃碼頭發展受限,同時為附近民居帶來空氣污...
葵青水管日益老化,折騰居民沒完沒了!繼青衣青華苑十月尾連環爆淡水及鹹水管,令居民周末停水長達近40小時後,上月中青衣涌美路及葵涌石頭街先後再有水管爆裂,導致大窩...
為人父母已非易事,作為新手媽媽,照顧孩子同時創立自己的事業,需要全面兼顧的難度系數更是大增。王鴻怡(Clare)由海外回流,雖未掌握本地情況,毅然創業,憑自己的力量...
東涌在90年代末開始發展成為新市鎮,各種各樣的社區配套設施,陸續建成於填海而得來的土地上,鄰舍輔導會東涌綜合服務中心執行幹事黃美鳳(Connie),憶及她初來乍到時所...
食環署街市管理為人詬病。榮芳街街市設施殘舊無冷氣,空置率由早年僅2%飆至達三成。「安心出行」新措施,再令客流減半,商販直言生意受重擊,若惡化或退場。另荃景圍街市...
「希望有一日會吸引到不同地方引入我們的活動,這想法是否很傻?」,90後「慈父」黃穎脩(Jayford)如是說。他三年前辭去商科學生夢寐以求的「Big4」工作,「眠乾睡濕」湊...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規劃未來「北部都會區」及科學園擴建,銳意發展本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隨現時創科發展加上活化工廈2.0政策帶動,葵涌近年出現多個項目計劃改建...
我家Ho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