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波新冠疫情下,逾九成安老院舍爆疫,平均每50名院舍長者中,就有一人不幸離世,數以萬計長者健康面臨嚴重威脅。為保護長者,全港社區抗疫連線迅速組織「安老院舍抗疫...
第五波疫情嚴峻之際,眼見確診家庭有焦急之困,社區內仍有一批不問酬勞、不求回報的義工,為這個疫情默默付出。他們雖然並非專業人士,亦沒有特別技能,哪怕只是平凡家庭...
農業曾是本地主要產業,後來時代發展,尚有元朗絲苗、打鼓嶺苦瓜及鶴藪白菜等著名出品,惟亦漸漸給人遺忘。可喜的是,本地近年有復耕之風,「90後」農夫阿鏡是其中一位。...
第五波疫情嚴峻,內地擔憂本港發泡膠箱附帶病毒,因此自上月實施新措施,發泡膠箱不能隨跨境貨車運回內地,令可重複使用的發泡膠箱無人回收,在各區街市堆疊成「發泡膠陣...
漫遊石湖墟,沒有手機定位指引下,總會走入新康街,抬頭看見掛滿校服服飾手袋後,就是印上店名的黃帆布。「上水區冇乜人唔識林池記」,大家姐兼第二代掌舵人林碧華自豪地...
第五波疫情危重,本月首半個月有過萬人確診新冠肺炎,檢疫及隔離設施供不應求。政府日前宣佈皇后山邨尚未入伙的兩座樓,將徵用為確診隔離設施。事實上,該邨其他座數已陸...
前大埔賽馬會泳池用地,自1999年閒置接近23年,近年只用作臨時停車場。食衞局前年決定將該地用作興建綜合大樓重置診所設施,並設立地區康健中心。同時間,政府亦為增加圖...
政府早前公布北部都會區願景,保育屬重點,至於如何逐步執行社區保育概念,你又有何想法呢?每當提及粉嶺,你會想起什麼?聯合墟?農地?圍村?在粉嶺有靈山求雨的習俗,...
「茶這回事,好像每個人都知道、每個人都會喝,但總是想不起與人之間的關聯。」在青少年中心工作的志偉,與茶文化結緣於工作;後來中心轉跑道,令志偉跟茶暫時「分道揚鑣...
政府於2008年已規劃發展粉嶺北新發展區,由規劃起計需時18年,最快於2026年落成首階段於第15區的六幢公屋。本月初,房委會向城規會申請放寬地積比率及建築物高度限制,以...
我家Ho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