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貢)拖十年「躉」到日出 南橋抵海濱待裝嵌

 2022-06-16
(西貢)拖十年「躉」到日出 南橋抵海濱待裝嵌

將軍澳多項基建近年陸續動工,繼今年初連接將藍隧道的跨灣連接路成功「合龍」後,本月初將橫跨東邊水道的新行人天橋「將軍澳南橋」,已由水路運抵日出康城內灣的臨時存放區,預計明年可進行安裝。有地區人士表示,工程拖延逾十年,終動工興建感到欣慰,期望未來可加強區內連結。


南橋將橫跨東邊水道,水道兩邊地基工程已展開。


建於東邊水道
拉近將南康城


上月30日,一艘大型躉船載着長達150米的鋼索橋,準備在將軍澳對開海面「小橋跨大橋」進入將軍澳內灣。發展局表示,由於要配合潮汐及海面狀況,整個過程要在逾兩小時漲潮時間內完成。

經過連日來經工程人員計算潮汐及天氣等狀況,最終於本月2日成功跨過已接通的連接路上,並移送至位於日出康城南海濱長廊旁的臨時工地上。

事實上,政府早於2019年向立法會申請逾三億元撥款,擬在東邊水道建造該條150米長、六米闊的行人橋,連接將軍澳68區及將軍澳77區,令往來康城到將軍澳南部的步程,可大大縮短至12分鐘。惟南橋將不設單車徑,單車友未來仍要經較北的近泊船處的海濱公園天橋的單車徑,踏單車繞過東邊水道。

項目工程包括興建排污設施

因此,隨工程今年推展,本月土拓署先將已完成的行人橋主體靠水路運到將軍澳臨時存放,同時橋兩岸的地基工程已正在進行,預期南橋可於明年安放於橋墩上。

該項目工程除興建行人天橋外,亦會興建排污設施。當局預計,新橋落成後估計每小時有4,000人使用,並可讓市民駐足觀賞將軍澳灣的景色。

民建聯將軍澳社區主任施彬彬向《我家》表示,對該南橋工程終於動工感到十分欣慰,因工程已規劃多時,最早聲稱會在2011年動工,惟政府多年來拖延動工時間,因此民建聯西貢及將軍澳支部團隊,多年來一直要求盡快興建,早年曾一度表示會在2017年8月動工,但最終要到2020底,項目才在立法會財委會通過,拖延動工超過10年。


南橋運抵將軍澳連環圖


1. 南橋橋身本月初經水路運送到將軍澳,途中首先繞過跨灣大橋。



2. 配合好潮汐時間,橋身跨過大橋運到將軍澳內灣。



3. 移送至位於日出康城南海濱長廊旁的臨時工地,待稍後安放在橋墩。


施彬彬望如期竣工免居民再等

施彬彬續指,現時已完整接駁的跨灣大橋,再加上美麗環迴海景未開通已經成為打卡點,相信當明年和行人南橋,兩橋一同落成後,會吸引更多居民選擇步行或踏單車來往將軍澳市中心到康城。

她相信屆時可令將軍澳舉辦更多不同的運動賽事或活動,令將軍澳朝更環保生活方式邁進,相信大家都十分期待,希望今次工程可如期落成,不用居民一等再等。

發展局發言人回覆指,東邊水道南橋的設計及建造上均注入了不少創新元素,兩岸的地基工程現正進行,預計南橋可於明年安放在橋墩上。

另外,當將軍澳跨灣大橋落成後,將是全港最大跨度的鋼拱橋,以及全港首條同時設有行車道、行人路、單車徑及觀景台的跨灣大橋,共約1.8公里長,可供遊人在大橋的沿海長廊踩單車及散步。當局期望,將軍澳跨灣連接路的後續工序可與將藍隧道一同在今年開通。


施彬彬(右一)與李世榮(右二),促請跨灣連接路今年如期通車。



跨灣大橋通車後,貫通五公里長沿海環迴單車徑亦會落成。


六號幹線 出油麻地僅18分鐘

將軍澳──藍田隧道正全速興建,連接該隧道到日出康城的將軍澳跨灣大橋,早前亦大致完成組裝,並已駁通該隧道,現正鋪設路面及交通管理設備等後續工序。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於今年初表示,期望能在今年同步開通「將軍澳─藍田隧道」及「將軍澳跨灣連接路」。

跨灣大橋總設計師、土木工程拓展署總工程師羅世柏透露,設計時希望大橋帶出將軍澳宜居與低碳生活概念,落成後貫通五公里長沿海環迴單車徑,連接將軍澳各區,踏單車由日出康城到市中心,只需約10分鐘。他形容,跨灣大橋將成為將軍澳地標,更可讓區內市民欣賞日出。

連同跨灣連接路及將藍隧道在內,再加上正在興建的T2主幹路及中九龍幹線,四段路將組成全長13公里的六號幹線,未來車輛經六號幹線由將軍澳前往油麻地時間縮短至18分鐘,較現時可快近一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