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灣葵青離島)大窩口站加出口 扶手電梯疏人流

 2023-02-23
(荃灣葵青離島)大窩口站加出口 扶手電梯疏人流

啟用逾40年的大窩口港鐵站,多年來只有兩個出入口。由於只有一部限載十人的電梯,市民藉其由售票大堂直達連接大窩口邨的行人天橋,故此當人流時,經常不敷應用而大排長龍。經地區多年爭取,港鐵擬於國瑞路公園加開設有手電梯的新出口。有地區人士期望,新出口可紓緩出入車站難的亂況。



大窩口站擬設新出口疏導人流。


B出口「一梯兩用」 到天橋及巴士站

1982年落成啟用的港鐵荃灣大窩口站,不只是首個港鐵在新界區的地底車站。2009年,該站在B出口加建的升降機,更是港鐵與路政署合作的首個「一梯兩用」的升降機,既讓市民上落一樓行人天橋及青山公路地面巴士站,更可直達港鐵站車站大堂,方便途人及乘客。


然而,自從該站加設升降機後,亦成為全港「首屈一指」的升降機,由於該天梯省卻了市民由地底車站走樓梯上地面、再走上天橋來回大窩口邨,因此不少市民都寧願直接乘坐升降機。



升降機由大堂直達接大窩口邨的天橋。



新出口擬加設於於國瑞路公園內。


居民:不時出現等人龍

大窩口邨居民陳小姐指,由於該每次只載客十人,不時出現等人龍。她表示,曾見過有輪椅人士,因太多人「爭」而未用入,因此站方經常作出廣播,提醒一般乘客,須予有需要人士優先使用升降機。


正因如此,日前港鐵向荃灣區議會提交文件,建議於大窩口國瑞路公園以明挖回填方式,興建一個新出口。該出口以扶手電梯及樓梯連接青山公路—葵涌段東行巴士站及車站大堂。最快明年第二季動工,2028年初完成。



大窩口B 出口靠近青山公路巴士站。



升降機由大堂直達接大窩口邨的天橋。




陳恒鑌:望扶手梯疏導人流

新界西南立法會議員陳恒鑌向《我家》表示,早於2011年其團隊便發起「一人一信」爭取在該站建扶手電梯,惟路政署負責由地面到天橋的第一組扶手梯工程一拖再拖,到2020年才獲立法會通過撥款。


他解釋,日前與港鐵及運輸署代表到現場實地視察,了解另由港鐵負責車站大堂到地面的第二組扶手電梯、即新出口方案,與港鐵及運輸署代表到現場實地視察,了解港鐵全新改善方案。


陳恒鑌期望,當兩組扶手梯先後啟用後,便能疏導B出口及電梯人流,讓市民更方便往返車站大堂,同時能為鄰近鄉村服務。



陳恒鑌與港鐵及運輸署代表到場視察。


葛兆源:爭取新出口盡快成事

另外,工聯會荃灣區議員葛兆源,以及大窩口社區幹事陳安妮,亦有與荃灣區議會實地視察。葛認為,新方案確實有效紓解大窩口站升降機的人流,他會繼續跟進及爭取新出口可盡快投入服務。


港鐵發言人回應指,正為擬建大窩口站新C出入口的建造工程,進行規劃及設計工作。施工期間,現有車站出入口將維持正常運作。港鐵公司會就其臨時安排及行人路管理措施,與有關政府部門聯絡及磋商,以減低於施工期間對公眾造成的不便。



葛兆源(左)指新方案可疏導升降機人流。


【青沙公路 不停車繳費延期】

青沙管制區原定月底實施「易通行」不停車繳費,停用所有收費亭。惟至月中仍有不少車輛,未收到或未能購買相關「車輛貼」。有商用車司機批評安排混亂,至截稿前政府決定順延實施日期至5月7日。


同為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陳恒鑌向表示,今次易通行在首條收費公路宣佈推行,到正式實施或過於倉促,以至有不少司機對新系統感困惑、甚至申請時出現混亂。他認為,事件反映推行「易通行」時部署失當。


陳恒鑌續指,政府聽到業界聲音決定延期是負責任做法,可以避免強行推出易通行可能發生的危險。惟他同時希望相關部門與承辦商應認真檢視事件,在延期間約三個月內做好宣傳工作,精簡登記程序,令各方在不同隧道逐步實施「易通行」時都可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