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正推展屯門龍鼓灘填海,並研究重新規劃屯門西地區。發展局上月底提出最新填海方案,龍鼓灘填海面積縮減逾三分一,並將鄰近的棕地納入研究範圍,研究發展現代先進產業;另外擬將內河碼頭的內港填平興建住宅,令兩處可發展土地合共達逾360公頃。有地區人士促請政府計劃填海時,應顧及交通及對景觀的關注。
發展局建議縮減龍鼓灘填海規模。
填海縮34% 減至145公頃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上月28日討論「龍鼓灘填海和重新規劃屯門西地區的規劃及工程研究」。根據發展局的文件,最新方案建議縮減龍鼓灘填海範圍34%,較原本2020年建議的220公頃大減至145公頃,同時將鄰近65公頃的棕地亦納入研究,令可發展土地合共約210公頃。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在會上透露,整個研究範圍涉及380公頃土地,預計2027年動工填海,首批在龍鼓灘填海所得的土地,期望可於2030至2031年度出現。
建設高端綠色產業園區等
局方補充指,填海所得及改劃的土地將會以發展現代產業為主,初步認為適合用作支援現代先進及高增值經濟產業,包括現代物流園、先進建造產業園區、高端綠色產業園區及容納棕地作業的多層現代產業大樓等。
除了龍鼓灘填海,當局亦考慮在內河碼頭內港填海40公頃,連同內河碼頭現有範圍及附近區域用地,重新規劃成143公頃以住宅為主的社區,作為屯門現有社區的延伸。
內河碼頭一帶重新規劃成住宅區。
屯門內河碼頭現時使用率僅20%。
規劃研究料2026年初完成
至於該區附近的公眾填料庫等將會停用,並遷至龍鼓灘重置。發展局期望可在今年第三季展開填海研究,預計需時30個月,有望於2026年初完成。
為配合兩地點填海及發展,當局會一併研究如何連接現有及規劃中的道路和鐵路網絡,包括十一號幹線及擬議的屯門繞道。另外,亦會研究交椅洲人工島新鐵路延至屯門西的可行性。
當局將研究新發展區連接現有鐵路網絡。(效果圖)
發展局建議發展現代物流等園區。
劉業強:須顧及殯葬區景觀
鄉議局主席兼經民聯立法會議員劉業強向《我家》表示,歡迎政府削減填海規劃。惟新填海範圍雖遠離龍鼓灘村,但仍接近認可殯葬區,因此他促請政府能微調方案,承諾在填海土地上,不要興建阻礙殯葬區景觀及破壞風水的建築物。而未來亦要向村民詳細解釋,如何揀選附近65公頃棕地,納入重新規劃研究的原因。
另外,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周浩鼎認為,相信今次政府削減填海規模,是聆聽到龍鼓灘居民的意見。他強調,未來屯門西以至龍鼓灘發展,交通配套是個重大挑戰。他指出不能單靠龍鼓灘路作支撐,故提議新建龍鼓灘隧道連接屯門作分流。
劉業強促請當區承諾顧及殯葬區景觀。
周浩鼎:助屯門人原區就業
周浩鼎促請政府屯門西規劃必須以產業為先,並增設具經濟價值新型物流等產業,促使大量屯門居民可原區就業,而屯門西區鄰近深圳灣口岸及屯赤連接路,對發展新型物流業有一定地理優勢。
周浩鼎倡建新行車隧道連接龍鼓灘。
龍鼓灘填海再規劃議員提四大建議
1. 避免興建阻礙殯葬區景觀及破壞風水的構建物。
2. 興建新行車隧道連接龍鼓灘,分流龍鼓灘路交通。
3. 新發展與保留的厭惡性設施,須做好屏障阻隔。
4.龍鼓灘及屯門西一併發展休閒漁業及遊艇會。
【康寶路隧道擱置 龍鼓灘人曾提覆核】
早於2015年,政府曾建議興建隧道,連接屯門藍地康寶路到曾咀一帶,惟到了2021年環境局推算造價超過100億元,最終因不符合成本效益而擱置。
該條原擬建的康寶路行車隧道,原約長3.5公里,由藍地康寶路來往新界西堆填區及屯門曾咀靈灰安置所,藉以改善屯門龍鼓灘一帶的對外交通。
最終覆核不獲受理
根據2021年3月環境局向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的討論文件指出,研究結果顯示隧道不同走線方案有不同程度的困難和挑戰。按現時區內人口和交通需求,成本效益相對低。同年9月,龍鼓灘原居民更入稟高等法院提司法覆核,指當局剔除隧道方案的決定並不合理,要求推翻有關決定,惟最終覆核不獲受理。發展局強調,會進行龍鼓灘填海及重新檢討屯門西的規劃及工程研究,以檢視龍鼓灘一帶的交通網絡,並研究提供足夠的道路配套,更好配合地區的發展需求。
【漁民生計受關注 發展休閒漁業助過渡?】
除了景觀及交通的關注,會上有議員希望在規劃龍鼓灘發展時,一併發展休閒漁業及遊艇會,讓受影響的漁民過渡。另外,亦有議員關注現有厭惡性設施共存下,會否影響發展現代產業。
「唔好做第二個打鼓嶺同將軍澳」,立法會議員陳月明認為,政府雖提出將填海範圍發展現代產業,惟現時區內多嫌惡性設施,包括骨灰龕、焚化爐、堆填區等,認為局方需做好屏障阻隔,以減低對現代產業的影響。
漁農界立法會議員何俊賢則指,文件僅提及將填海範圍預留作現代產業,卻未有提及區內漁業發展。他促請當局發展其一直倡議的休閒漁業、遊艇會等,與大灣區相關產業發展接軌,而非在填海後才考慮規劃。
發展局局展甯漢豪回應指,會善用附近稔灣山頭作為屏障,確保有足夠緩衝地帶;她強調「唔會先填海才諗規劃」,承諾會多聽意見,研究考慮加入漁業發展。
何俊賢提發展遊艇會等,圖為屯門黃金海岸。
我家焦點
交通
民生
生活
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