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近年一直推展「新界單車徑網絡」餘下的單車徑路段。除了去年底已就荃灣至掃管笏段單車徑進行公眾諮詢外,早前網絡的分支路段——三門仔海濱段單車徑亦正式開放使用。該路段全長約900米,沿途可飽覽吐露港及船灣避風塘的海景。單車徑盡頭設有泊位方便市民,前往三門仔漁村及馬屎洲。有地區人士期望新單車徑可吸引更多人到三門仔,振興該處的優閒漁業。
三門仔海濱段單車徑已正式啟用。
單車往大美督 過往須經馬路
不少人會踏單車前往大美督,該段單車徑早前已納入為全長約80公里「新界單車徑網絡」的上水至大學段當中。雖然途中必定經過旅遊熱點三門仔的分岔路口,但由於過往該處一直沒有單車徑,因此平常很少人踏單車前往,要踏單車前往就必須經馬路內進,而因為該處有混凝土廠,故此不時有泥頭車經過及停泊,在馬路上踏單車始終有一定危險。
為此,地區人士早於2013年已跟有關部門商討興建單車徑,工程亦於2020年正式開展,直至今年7月31日,土拓署公布大埔三門仔海濱單車徑正式開通,並邀請行政會議成員兼立法會議員陳克勤及大埔鄉事委員會主席林奕權等人出席簡易的開幕儀式,並「試踩」該後新建的單車徑。
三門仔段單車徑屬「網絡」分支路段。
地區人士出席該段單車徑開幕禮。
三門仔漁民近年積極轉型優閒漁業。
汀角路及三門仔路交匯處開始
三門仔海濱段單車徑於汀角路及三門仔路交匯處開始,連接新界單車徑主網絡。單車徑沿三門仔海濱而建,途經比華利山別墅,全長900米,慢騎約5分鐘便可到達三門仔,途中可欣賞三門仔海濱優美的漁村風貌,或可走到船灣避風塘防波堤的小燈塔打卡。過去晚間三門仔附近海面不時出現俗稱「藍眼淚」的夜光藻紅潮現象,未來要欣賞此景色亦可多一「減碳」方法前往。
值得一提的是,該單車徑並不能通往馬屎洲世界地質公園,單車亦不能進入地質公園範圍,因此土拓署在單車徑盡頭、翻新的公廁旁邊加設單車停泊處,泊好單車後便可步行前往地質公園或附近遊覽。
可飽覽吐露港及船灣避風塘的海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