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令人多了思索「生死」。有人突然離開這個世界,又有人因患病而要辛苦的在歸途踏步。眼看病人身心受煎熬,如何幫忙?「賽馬會善寧之家」,提供紓緩治療、善終服務,對象為患上不治之症、器官衰竭、受病患折磨或年老欠缺自理能力的病患者。院方認為無論貧窮還是富有,只要病人有需要,都應該得妥善的寧養服務。
陳木光:「善寧會不僅醫病人,亦會幫埋屋企人。」
由社區哀傷輔導開始,於1992年成立香港首家獨立的寧養護理中心—白普理寧養中心,發展到2017年成立「賽馬會善寧之家」。
陳木光院長表示,他們首先讓病人在家休養,因設施多好也終究比不上在家安心舒坦。院方提供的家居照顧服務,包括護士定期探訪、提供醫生、社工等協助,亦會安排不同治療師上門問診,家屬可以從中得到指引。
同樣,院方有臨床心理學家、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等駐守門診服務,以便讓病人親身覆診及調整處方等。萬一當病人情況轉差,便會安排入院,屆時齊全的醫療設備和24小時護士服務。
標示愛與正能量的大字。
服務以家為本全屬獨立病房
善寧之家以家庭為服務單位,設立的都是獨立病房,希望病人臨終前和家屬有私人空間相處。
陳院長指﹕「善寧會唔止係醫個病人嘅地方,亦會幫埋屋企人。無論係環境上、態度上、教導上、過程上都盡可能幫多啲,家人盡可能參與多啲。」在日常醫生護士與病人接觸,或遙距跟進院友處方治療時,家屬都可以從中了解病人的狀況,甚至學習如何照顧,一同走最後一段路。
善寧會為非牟利組織,營運的「善寧之家」位於沙田亞公角。
後續服務社工跟進家屬情況
「家人會影響到病人,幫到家人就係都幫到個病人。」顧問梁文聰醫生記得有位中年院友,有四至六位關愛他的妹妹,雖然妹妹各有居所,但仍為哥哥在大家住所附近尋得舒服安寧之處休養,更特地聘請傭人照顧,空閒時輪流探望。
後來,院友病情不太樂觀,須常出入醫院。當時,無論是傭人還是妹妹們都十分無助,不知如何是好。此時,善寧之家為該院友安排了房間。他表示,討論並安排如何在最後階段好好照顧兩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是同樣重要的事。
善寧之家亦提供後續服務。院友離世後,院方會安排社工跟進家屬情況,亦會提供舉辦追思會的場地租用服務。
【推廣行內專業培訓 引導思考喪親議題】
陳院長說,善寧之家會繼續貫徹服務宗旨,「希望令病人安息無憾,家屬心靈獲安撫,並著重社區教育、行內專業培訓等。」他盼望帶動非牟利合作夥伴以至社區,了解紓緩治療,關注死亡、臨終和喪親議題。
院長說,善寧之家會繼續貫徹服務宗旨。
跌倒扶一把 路上不孤單
梁文聰醫生表示,病人和家屬寫下的感謝卡,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回報﹕「喺番佢地嘅角度嚟諗,呢段時間係辛苦、唔知點做嘅,有啲病人覺得好似被遺棄咁。當因為身體抗性或承受問題而得知冇得救,可能本身做緊嘅電療、化療都冇得再做,個感覺可想而知。」
讓病人或院友知道即使病情好轉機會渺茫,仍有人會在他們跌倒時扶一把;又讓他們知道,路途上他們不孤單。
環境清靜,乾淨企理。
新界人家
沙田
專訪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