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澳厚德邨內,逢周六上午就聽到悠揚悅耳的音樂聲。「接觸音樂前,我以為音樂好沉悶,但原來可如此活潑、有動力!」天主教鳴遠中學銀樂隊「M.Y.Band」成立於2018年,以「管樂」及「步操」並行發展,學生與導師共同設計花式步操,掃走「制服團體」沉悶、「守舊」形象。現由兩位學生細訴當中點滴。
袁玉蘭:「藉不同表演機會,讓同學見識世界。」
事實上,銀樂隊講求音樂技術,也要穿上厚制服訓練步操,難度絕不低。負責單簧管的陳彥斌指,銀樂隊與獨奏不同,舞台屬於眾人,團體精神尤其重要。「除專注自己樂譜,也要留意隊員表現,如音色和肢體動作。」他笑言,練習時只要有一人出錯,就會打斷演奏,更要一起捱罵!
參與由兒童發展配對基金主辦「聖誕頌歌節2019」。
陳彥斌:「讓我感到開心和鼓舞,多辛苦也值得!」
隊員每天提早45分鐘、於早上七時半到校練習;逢星期六也要早上回校「加操」,風雨不改。惟疫情來襲,銀樂隊的練習要停下來。為避免群體聚集,銀樂隊「轉戰」線上練習。負責小號的劉敏銳說:「老師為我們安排zoom練習,但有時因網路問題,難以聽清楚彼此的音樂聲。」猶幸疫情逐步受控,練習終於回復正常。
陳彥斌是銀樂隊的「老臣子」,他坦言見過不少成員熬不住而退出。「各種表演機會、合奏的歡樂、觀眾的掌聲……讓我感到開心和鼓舞,多辛苦也值得!」在「2019年第九屆敲擊及步操樂團比賽」上,鳴遠銀樂隊獲得金獎及最佳步操花式大獎。兩名隊員感嘆,經歷日曬雨淋,終於用汗水和艱苦換來榮譽,非常深刻難忘。
為兒童基金演出,籌得逾8000 元。
劉敏銳:「認識不同級別的同學,在不同範疇互相交流。」
自加入銀樂隊,劉敏銳有感對學校的歸屬感更為強烈。她是銀樂隊團長,形容不單在學音樂,同時培養著自己和隊員的責任感。「可以認識不同級別的同學,大家在不同範疇互相交流。而我也有責任了解每位隊員的情況,例如時間、行程上的安排,以作良好的溝通,使銀樂隊更加穩固。」
加入銀樂隊快將四年,陳彥斌透露最初對單簧管的「零認識」,到現準備考五級的樂理試。「經濟問題,剛開始的我沒想過走音樂路,但學校的幫助讓我看到了希望!」陳彥斌的目標是考取八級,並希望在畢業離校前,將所學的知識傳授予師弟師妹,用另外一個方式協助銀樂隊發展。「最大心願,就是畢業後仍有機會回來,繼續跟銀樂隊一起吹奏!」
教育基金助少年
無窮之路長見識
「學生來自不同階層,包括基層和新來港一群。他們的家庭環境未必提供到學習音樂、樂器的機會。」天主教鳴遠中學校長袁玉蘭介紹,因應銀樂隊申請「優質教育基金(QEF),學生的樂器、音樂導師費、樂隊服裝費等等,皆由學校負責。「讓學生一展所長,不會因家庭經濟環境所限,令學音樂不再是遙遠的事。」
袁校長表示,學生參加銀樂隊後更有自信。
隊員在高溫下演出,讓遊客欣賞美妙樂章。
袁校長認為參與銀樂隊,對學生有正面影響。「藉不同表演機會,讓同學見識世界,增加自信心。」過去在港島學校工作的她續稱:「有學生表示未去過灣仔,也未搭過電車,但參與銀樂隊,提供學生多角度發展及認識社會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