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都有自家種植可可豆?港爸朱古力師李漢威(Ray)從台灣回港,著手建立自己的品牌,驚喜地從上水虎地㘭村覓得新發現,除了村民手中的可可樹苗,還有桃花樹分泌桃膠的過...
「人生下半場,要做啲有意義嘅事」,在教育界深耕30多年,曾任幼稚園校長的植秀儀(Candy)在人生進入下半場之時,成為了一名全職義工。她與多年共事的義工夥伴,在居住的...
「雖然要拉著行李、抬著手提雪櫃上山落海,又要日曬雨淋,經過重重難關才能到達長者的居所,但能夠服務他們,就覺得這份工作意義非凡!」每當新一波疫情來襲,體弱長者總...
幾位十來歲的女生,有Coey、羊咩咩、Kam、Ashley,她們在學校社工推薦下加入了青協「鄰舍隊」的義務工作。過程中,她們感受到助人為快樂之本,自此決心要服務元朗社群,更...
近年政府推動北部都會區發展,其一方向是便利港澳青年到大灣區城市就業和創業。早在政策藍圖出現前,在粉嶺土生土長的港男Stephen已看準前景發展,抱著自創咖啡品牌的熱愛...
正所謂「辛苦搵來自在食」,對香港一眾打工仔來說,「放飯」猶如唯一的喘息空間,奈何出外用膳往往人頭湧湧,「搵餐晏仔」甚艱難。有見及此,曾於日本生活多年的港男Jason...
「妹妹幼時看我跳繩,如今她跳出好成績,身為家姐我亦很開心」、「家姐是我跳繩方面的學習目標,因為她永遠會盡能力做到最好」,以上對答,來自今屆香港跳繩隊的「金牌雙...
「點解會有人送嘢畀我哋嘅?」這是來自一個第五波確診家庭,五歲小朋友的提問。「佢哋係畀確診者送物資嘅義工。」西貢將軍澳婦女會主席梁鳳瑜這樣回答。正是有了這樣的問...
上世紀80年代,門球由日本傳入香港,成為老少皆宜的運動。不要以為這項目很冷門,在內地門球愛好者達幾百萬人,而在本地18區亦有專門的門球場,免費開放予市民預訂。住在...
自疫情開始,香港每個小區總有一些人,不辭勞苦,每日默默無聞地守護著社區。「我哋要做一個好市民」、「能夠幫到別人,心裡很充實。」居住粉嶺祥華邨的兩位居民抱著簡單...
我家Ho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