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完位處大埔的舊北區理民府後,相信大家對當年新界政府建築的佈局已經有相當的認識。而早在殖民地時期前,清廷就已在新安縣作出過不少的部署,古蹟古鄉今期帶大家走進離島,認識一座歷史更為悠及,香港現存唯一的古城——東涌古城。
東涌古城,在文獻中常被稱為東涌所城或東涌寨城,是清朝道光年間為阻止海盜侵略和鴉片貿易,而命令清朝水師在此設立的大鵬協右營。這座設有炮台的古城在一八一七年至八三二年間建成,曾設有六門大炮俯視海面的交通,而自一八九八年新界租借後,炮台亦因而廢棄。
城牆
炮台的面積為70米乘80米,分別設有三道拱型城門,北面的「拱辰門」、東面的「接秀門」及西面的「聯庚門」。北門的「拱宸」楣刻受到多年的風化,石上的銘文已不易辨識。每座拱門之上,都設有小望樓監視東涌灣一帶的海面情況。
兵營總部
在北門的後方,曾是兵營總部,全盛時期曾住有六百名士兵。在香港淪陷期間,古城曾一度被日軍強佔作軍事用途,後來古城內的兵營總部分別被改建成華英中學校舍、東涌鄉事委員會及東涌公立學校等用途。
古炮
城牆之中放置住六門古炮,東面城牆上有四門而西面城牆上就有兩門。古炮的重量不一,由一千斤到二千斤不等,炮身上都刻有不同的年份,如嘉慶十四年、道光二十年以及道光二十三年等,因此有學者推斷,這批古炮或許不是原屬東涌古城。
溫馨提示︰
東涌古城位處民居之中,雖然對外開放,但參選時請保持安靜、注意衛生。
古蹟資訊︰
東涌古城及展覽廳
前往方式:新界大嶼山東涌下嶺皮村
級別:法定古蹟
開放時間:星期一至日,上午10時至下午5時,逢星期二休息
【古蹟的故事】
宋朝的城牆 清朝的大炮?
有關東涌古城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二世紀初的南宋淳熙年間,當年位處大嶼山一帶常有私梟聚集,以此為據點走私私鹽,亦有與官方勾結,故此朝廷早年的鎮壓都以失敗收場。後來,南宋政府就派出了廣州知州錢之望統軍圍剿,在驅散私梟後就派遣三百士兵留守築城,這個就是宋朝的城牆。
隨著政權的變遷和戰亂等因素,宋朝所建立的古城一度被荒廢,在清朝年間更落入海盜幫派手中,最後清政府為免這個具戰略價值的地方落入海盜手中,就決定在此地加強海防,在道光年間改建宋朝留下的遺址,建立炮台和炮房,清朝的古炮仍保留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