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宗教文化多元,有不少年代久遠的中式廟宇、以至教堂獲列為法定古蹟。中環些利街的「回教清真禮拜總堂」亦位列其中,全因它是本港最古老的清真寺。該清真寺於1915年興...
筲箕灣有一間1982年興建的張飛廟,雖然只有40多年歷史,卻是本港唯一供奉三國時代人物張飛的地方,旁邊更同有供奉劉備及關羽的廟宇。建廟者鄭興稱,當年因張飛顯靈令弟弟...
一度作為「機場核心計劃展覽中心」的汀九三級歷史建築「白樓」,剛在2024年12月31日閉館,其後將改作「國史教育中心悠悠館」。荃灣民政處在閉館前為該館舉行移交儀式,見...
建於1922年的灣仔藍屋,見證本港基層生活,至今已有逾百年歷史。該樓宇一直作住宅用途,樓下則曾作武術學校及針灸診所。其後,該屋交回政府並一度擬議重建發展,但最終決...
瑪利諾修院學校現校舍有87年歷史,因其學院式布局加紅磚建築帶出別樹一幟的風格,於2008年已列作法定古蹟。該校日前宣佈獲捐款90,00萬元,將校內一幢1953年落成的修院大樓...
1901年成立的中電,是本港最大的電力公司,隨着九龍及新界的用電需求日增,日益壯大的中電於1940在何文田亞皆老街及窩打老道交界設立行政辦事處大樓。該大樓中央的鐘樓,...
1911年成立的香港大學在本港有超過100年歷史,七幢建築先後被評為法定古蹟。當中,最經典莫過於該校首幢建築本部大樓,它於1912年落成,採用後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形式,是...
都爹利街是中環一個相對寧靜的角落,這條街道至今仍保留一段19世紀的花崗岩石階。更令它增添歷史氣息及價值的,是該處配搭本港四盞仍然由煤氣提供燃料的街燈,因此都爹利...
大磡村原是位於鑽石山與新蒲崗之間的大型寮屋區,2001年完成清拆後到近年才建成啟翔苑及啟鑽苑等公營房屋。大磡村舊址正興建名為「活水公園」的新公園,「大磡村三寶」中...
政府正進行第7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邀請非牟利機構合作活化三個古蹟,當中包括位於屯門的哥頓軍營(Gordon Hard Camp),是少數在回歸時未移交駐港部隊的英軍軍營。雖...
我家Ho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