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冬寒,臘鼓頻催。2022年1月3日便踏入農曆十二月,俗稱「臘月」,為一年最後一個月。提到「臘」字,除了廣東人愛吃的「臘肉」外,不少傳統習俗原來都與「臘」有關。
在傳統中華習俗,臘月活動很多,儘管現代社會已將之簡化,但是臘月仍是中國人最忙的一個月。除了製臘肉、醃臘八醋、食臘八粥等,還要準備大掃除、辦年貨、送神、謝灶神、準備壓歲錢、派利是、行年宵等活動。
十二月為何稱「臘」?
從「臘」字的意義,可窺見中華文化之悠久。《風俗通》載:「臘者,獵也。言用禽獸以祭祖先也」。「臘」就是「獵」,是獵取禽獸以祭祀先祖之意。
原來,中國民間風俗傳統認為,臘月是新舊交替的月份,要大祭以報功,舉行祭祀神靈的儀式,因此臘月傳統上是祭祀之月。古時每年冬天是大祭,農曆十二月,人們會在同一天祭神、祭祖先、祈福、辟邪。至於臘鼓頻催的來由,源於古時農曆十二月八日擊鼓以除邪驅疫,比喻一年將盡的意思。
「臘八粥」與佛有關?
不說不知,佛家的「臘日」,亦為十二月八日。相傳釋迦牟尼佛於是日成道。《譬喻經》中提到:「佛以臘月八日。神通降伏六師。六師不如。投水而死。仍廣說法度諸外道。外道伏化。白佛言。佛以法水洗我心垢。我今請僧洗浴以除身穢。仍除常緣也。」
現今習俗仍以農曆十二月為「臘月」,八日為「臘日」,吃「臘八粥」,取佛家「吃粥增福」之意,至於祭祖祭天之意已漸漸失去。
臘肉祭祀
「臘」字就是成塊曬乾的肉。在祭祀時「孝敬」給祖先或者神靈的,以「臘」祭祀,引申為年終歲末用肉祭祀眾神。
臘月掃除
古時有臘月掃塵的風俗,在臘月大掃除,有去舊迎新的意思,南方包括港澳地區流行「年廿八洗邋遢」,祈求迎接吉祥如意的來年。
食臘八粥
臘月初八是祭祀祖先和神靈的日子,以祈求豐收和吉祥,有吃臘八粥的習俗。祈求迎接吉祥如意的來年。
臘月尾禡
臘月十六尾禡(音尾牙)是中國傳統習俗,做禡一般是商家拜祭土地公的祭祀活動,保佑生意興隆,客似雲來。現代老闆多改為與員工們食大餐慶祝。
臘月送神
傳統以農曆廿四日為送神日,諸神返回天庭後,會在年初四回到人間。當天人們會打掃屋舍,為神像沐浴清理神壇。是日祭祀最為重視的是答謝灶君(灶神),反映民間百姓對「衣食有餘」追求。
臘月出巡
道教以臘月廿五為玉皇大帝出巡日,認為這天玉皇要下界巡視考察人間善惡禍福,因此各道觀要舉行迎接玉皇聖駕儀式。
文化
生活
學習
心靈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