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第5波嚴峻疫情影響,宗教場所按法例規定必須暫時關閉至2022年4月20日。碰巧農曆正月廿六日(2月26日)是「觀音開庫」正日,最大失所望的莫過於每年都會親自到觀音廟中「借庫」的善信。
疫情變招 廟宇代客辦
香港一向有「觀音開庫」的習俗儀式,每年吸引大批善信借庫及還庫。觀音開庫不僅借錢予大眾,還有借運之意,如人緣、事業、宅運、姻緣、健康等,故每年這一天,有大批善信前往廟宇,祈求來年財運亨通、事事順利。
疫情關係,今年多間廟宇改為「代客借庫」或網上「觀音開庫」,市民毋須到廟宇亦能借庫或還庫!
救苦救難 急人之所需
觀音信仰傳入中國,正值南北朝戰亂頻繁,生靈塗炭的大時代。人們面對頻繁的天災人禍無能為力,期盼救助和撫慰。
觀音信仰以慈悲為主,強調及時解救世人苦難,因而世俗眾生遭逢災難時,只要唸觀音菩薩的名號,可獲救助。這符合中國人信仰習俗的重要特點:擺脫現實危難是當務之急,至於死後的解脫變得次要。
港澳華南
年廿六舉行
香港、澳門及華南一帶的觀音廟,多於農曆正月廿六日舉行觀音開庫活動。「觀音開庫」來源眾說紛紜,但主要皆是觀音救濟貧困之說法。
傳說天上的五百羅漢為考驗觀音大士的能耐,下凡變為僧人模樣,在觀音廟向觀音大士討糧。觀音大士見狀,本着慈悲之心,大開倉庫,不單提供齋菜,另外亦將糧食贈予附近百姓,這天正是正月廿六日。
另有傳說指出,昔日廣東一帶曾有旱災失收,人們新年後相繼斷糧。村民徬徨之際,剛巧在正月廿六日,有位姑娘逐家逐戶派贈錢糧。派贈完畢,姑娘合什微笑,然後現出觀音菩薩本相。此時,村民方知道是觀音下凡救民。為感謝觀音菩薩,村民把該日定為觀音開庫日。
隨機應化
市民渡時艱
正統道教及佛教是沒有觀音開庫的觀念,故此純粹是「美麗的誤會」。可以這樣說:現在的「觀音借庫」儀式,是民間把觀音菩薩世俗化。隨機應化,是佛教菩薩行的特色,以觀音法門為例,一向有三十三觀音的類別,其實不外是隨機示現。在白衣送子觀音後,「觀音開庫」順理成章變為「送錢觀音」。
觀音開庫現象,恰恰是回應晚清民初,社會動盪,民生困苦的年代,完全適應人們盼從苦難過度到幸福的需要。(編按:這裡是對應香港觀音開庫由來。據說,本地儀式起源自上環太平山街觀音堂,其時為1840年代。)
當然,現時香港經濟不景,大眾在疫情及生活壓力下,或需要觀音開庫的夢想安慰,來支持捱過艱難時刻。
文化
生活
心靈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