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天耀邨的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劉良驤紀念幼稚園,校方早前在門外安排小小舞龍隊熱鬧表演,拉開了「中華文化暨年宵活動」的序幕。這支由高班幼兒組成的舞龍隊,用認真的表現和喜慶的氣氛,吸引了眾多家長駐足欣賞,共同感受新春的喜悅。
//參與學校活動讓我感到親切,就像在自己家一樣。—家長義工余媽媽//
走進校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家名為「蛇來運到揮春店」的小攤位,攤主是中班學生的家長義工余媽媽和仔仔。余媽媽笑着說:「參與學校活動讓我感到親切,就像在自己家一樣。」她提到,雖然她的大兒子以前也在這所幼稚園就讀,但受疫情影響,當時無法參與校園活動,因此這次是她首次參加,能和孩子一同體驗新春活動,感到格外開心。
余媽媽表示:「這些活動讓小朋友能親身體驗傳統文化,例如眼前的揮春,就是孩子們親手製作。」她續說,學校的課程還融入不同中華文化主題,對孩子們而言是一次全新的學習體驗。「無論家長講多少,或者看再多影片,都不及這種親身參與來得深刻」余媽媽如此認為。
家長義工余媽媽和囝囝。
//我們希望透過模擬年宵攤位,讓孩子能體驗這項傳統文化。—校長黃嘉瑜//
該校校長黃嘉瑜表示,年宵活動的初衷,就是讓孩子與家長在校園內體驗傳統花市,感受節慶的熱鬧與樂趣。她解釋:「香港的花市通常人多擁擠,家長可能擔心孩子太小,或自己工作忙碌而無法帶他們參與。我們希望透過模擬年宵攤位,讓孩子能體驗這項傳統文化。」
中華文化擁有數千年的悠久歷史,蘊含了古人從日常生活中累積的寶貴經驗與智慧。黃校長以茶道和用餐禮儀為例,例如在茶道中,敲桌子表達感謝的禮節,以及用餐時避免「飛象過海」等不禮貌行為,都是其他文化中少見的傳統習俗。她強調:「中國傳統文化值得繼續傳承,因為這些寶貴經驗不僅能幫助後代更深入理解生活的意義,也能讓他們活得更具深度和精彩。」
黃嘉瑜校長。
喺學校行花市,感受到新年氣氛又唔使同人迫。
【參與社區活動 孩子更具自信】
這場模擬年宵活動,除了舞龍隊的開幕儀式及余媽媽的揮春店,還有經典小吃糖蔥餅、中國傳統玩具陀螺及模擬買花的環節,讓孩子們在遊戲中感受新春氛圍。最讓黃校長印象深刻的地方,是課室內的文化成果展覽,當中展示了孩子們創作的中國圓扇、彩虹書法及拓印等藝術作品。「家長走進課室時,孩子們興奮地指着自己的作品向父母介紹。透過這些展示,可以即時看到孩子們的學習成果!」她說。
除了學生和家長,這次的活動也邀請了區內的街坊參與。幼稚園位於屋邨中,與社區的聯繫緊密,日常教育中經常帶領孩子們參與社區活動,讓他們從小就與周圍環境建立深厚的連結。黃校長表示:「讓孩子認識社區非常重要,因為我們生活在這個環境中。從家到學校,再延伸到居住的天水圍區,乃至更廣闊的社會。了解社區不僅有助於孩子投入其中,還能讓他們學到更多技能,例如通過戶外參觀活動,接觸更多人和事,增強自信,並且對這個社區產生認同感,避免感到陌生或害怕。」
家長義工同小朋友齊包糖蔥餅,特別好味呀!
課室內的文化成果展覽。
文化
專訪
生活
屯門元朗
學習
社區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