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撻不僅是香港的美食代表,因深深融入各階層市民的日常生活,已成為香港人共同的文化象徵。最近,港澳信義會明道小學的高小學生選擇以蛋撻為創作素材,發揮創意,利用AI(人工智能)影像生成工具,創作出10頁的繪本《舌尖上的香港—蛋撻》,為學校和社區帶來了全新的視覺體驗。
《舌尖上的香港── 蛋撻》是10頁繪本。
高小諗故事線 AI生成插畫
故事講述主角文文和恩恩在茶餐廳發現金黃酥脆的蛋撻,後來他們參加了一場蛋撻製作工作坊,從揉麵粉到烘焙過程中,逐漸理解這道美味點心背後所承載的文化意義。
文慧儀老師表示:「繪本係帶小朋友入書海最好嘅起點,學校一直都鼓勵學生發揮創意,甚至試下自己整一本故事書出嚟。」學生們在創作中構思故事線,並利用AI生成插畫。由於目標讀者為初小學生,圖畫有助學生理解故事,也使高小學生的創作過程更為生動。
明道小學5 位高年級同學合寫故事。
初小學生睇住A I 繪本,親手整蛋撻磁石貼。
融合中西文化的本地美食
雖然這繪本內容簡單,但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尊重與珍惜本地文化,並進一步促進社區的文化傳承。文老師表示:「我哋揀蛋撻做主題,係因為佢代表住香港中西文化嘅融合,而且唔同年齡、唔同背景嘅人都鍾意食,好有共鳴感。」
學校也積極走入社區,邀請家長義工為低年級同學講故事,鼓勵更多人一齊參與文化傳承。
文老師分享:「學生自己創作,家長再講番畀細路聽,變成一條由創作到分享的鏈,令社區入面唔同人都可以從中產生共鳴,一齊去珍惜、去傳承屬於我哋香港嘅文化。」
同學仲用AI技術生成繪本圖片。
文化
生活
學習
科技
鄰里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