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行山活動大增,不單止有鄉村封村,就連大型屋苑也不勝滋擾,而展開「請走」行山客行動。近月馬鞍山富安花園,多條主要通道以至出入口掛上多幅橫額,謝絕行山人士內進,「否則面斥不雅」。居民直言大批行山客在邨內不僅造成滋擾,更惹起保安疑慮。事件在社交平台傳開後不僅無人表示同情,反怪責居民「封村」行為自私。
富安花園近期多處張貼謝絕行山客的橫額。
行山客單車友集合點
屋苑近日貼「逐客令」
每逢假日,富安花園便成為大批行山客及單車友的集合地點。由於鄰近單車公園,又靠近梅子林到昂坪的山徑,不少行山客也樂於在馬鐵大水坑站集合,齊人後再到富安補給、「醫肚」再順路入村起步。
然而由於太多入在村內村外徘徊,甚至取道由屋苑旁邊的鐵閘從小路進入梅子林路,部分缺德人士經過時無視附近居民,一早出發經過便興奮喧嘩,令不少低層居民飽受困擾。故近期屋苑多處張貼「逐客令」,寫上:「富安花園屬私人地方,行山人士,請勿內進,面斥不雅,多謝合作」。
富安花園靠近行山熱點梅子林。
屋苑路上亦貼有減少滋擾告示。
於富安花園居住近40年的居民譚先生透露,雖然自己並非住在外圍樓宇,但多年來仍感到行山客的滋擾,近來情況甚至愈見惡化。
譚先至直言在屋苑內經常受行山客滋擾。
不時有大批遊人在屋邨集合,令居民感到滋擾。
居民望山友邨外起步
並盼裝鐵欄圍起屋苑
他直言,滋擾的山客多數是上年紀的人士,每逢節假高峰期便有過百人進入屋苑,更有人因被勸阻甚至與保安員爭執,加上現時疫情肆虐,因此他支持法團張貼告示,希望行山客可繞路到邨外起步,避免太多人於村內留連。
他更認為,如情況再無改善,如有需要更可考慮效法其他私人屋苑安裝鐵欄圍起屋苑範圍:「唔止係滋擾,太多閒雜人會帶嚟保安問題,你點分係咪有人扮行山客想踩線爆竊,太開放屋苑設計點都令人有所擔憂。」
「朝早就二、三十個行山友,夜晚就播音樂單車糖水團,住高層都聽得一清二楚!有街坊直頭朝早係間屋叫出去:唔使討論啦,行果邊啱啦。」有高層住客更坦言,遊人的噪音加上近期附近濾水廠岩洞工程,屋苑內一星期七日,都飽受噪音困擾。
其實屋苑內不止掛上「面斥不雅」的告示,亦有多張告示呼籲路人降低聲浪,甚至指示遊人到屋苑外山路起步的橫額。
富安花園掛橫額指引行山客繞到屋苑外上山。
山客可經梅子林路起步,不用進入屋苑內。
朱煥釗促部門增指示
方便山友找梅子林路
民建聯沙田社區主任朱煥釗向《我家》表示,自己過去也曾居住於富安花園,明白行山客取道屋苑對居民的影響,亦理解張貼告示的做法,尤其疫情下居民亦會擔心屋苑出現「行山群組」。他認為該處屬屋苑範圍,屋苑有權張貼告示,做法亦較溫和。他希望遊人可抱持同理心,顧及居民感受。
朱煥釗續指,其實屋苑並非進入梅子林的唯一道路,最直接方法是沿屋苑東面的梅子林路進入。他建議,有關部門可在屋苑附近增加指示牌指引登山客到梅子林路,方便登山客,亦減少對富安花園居民的影響。
朱煥釗(左)建議有關部門加設行山指示牌引路。
曾有鹿巢山山火
燒毀郊野公園大片林木
毗鄰梅子林的富安花園除受山客為患滋擾外,亦不時會受山火圍困。
去年2月23日,位於馬鞍山郊野公園範圍內的鹿巢山於中午時份起火,火勢更蔓延至梅子林方向,出現長達400米的火龍。
富安花園居民從單位內看消防員救山火。
野生動物失家園
直至翌日凌晨,山頭仍火勢猛烈,十分接近富安花園第15座,有居民近距離拍攝到消防員撲救山火的情景,並持續聞到刺鼻的燒焦味。民政處更一度準備開放臨時庇護中心,疏散市民,最終山火焚燒20個小時後終被救熄,惟附近山林已成一片焦土。
事後,漁護署在社交媒體發貼公開燒山後的焦土情況,指山火燒毀的並不止林木,更是野生動物的家園,被燒毀的山頭是經過多年努力才成林,即使重新植林,「並不等如就能夠立即回復昔日嘅生態」。
去年馬鞍山山火一度焚燒逾20 小時。
【上梅子林古徑 觀賞茅坪藤皇】
梅子林位處馬鞍山郊野公園,因風景優美成為行山「打卡」熱點,除可通往昂平平原,亦可經古道前往西貢北港。
根據馬鞍山文康促進會網站介紹,約300年前,本港原居民吳氏由廣東省五華縣南來發展,定居於該處。惟該村因何取名「梅子林」,已無從稽考了,不過該處並無梅的出產,村民以種禾為主,並兼以斬柴維生。
行至西貢北港約兩小時
而梅子林北港古徑,是昔日村民往來墟鎮的主要通道。從馬鞍山的大水坑經古徑步行至西貢北港,約需兩個多小時。古物古蹟辦事處早年曾覆查該古徑,發現古徑保存狀況尚好,歷史可能超過百年以上,是馬鞍山歷史的重要見證。
然而,在古徑中段途經之茅坪古村落,村屋已荒廢,只剩下著名的「茅坪藤皇」倚着荒廢村校廁所生長,該樹藤枝向四方蔓延,十分壯觀。
沿梅子林古徑可欣賞「茅坪藤皇」。
我家焦點
沙田
民生
專訪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