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和將軍澳雖然劃在「新界」區域範圍內,但兩區內均有不少地方,竟然是謝絕新界的士進入,令乘客產生混亂,更容易因以為司機「拒載」令乘客與司機產生衝突。新界的士「名過其實」,有業界人士坦言是自1976年新界的士發牌而來的歷史問題,而過去一直向運輸署反映「正名」擴大新界的士營運整個新界版圖的需要,卻從未獲署方回覆。
新界的士要「正名」,先要平衡市民便利及與市區的士之利益。
根據運輸署經營範圍規定,新界的士能在馬鞍山區但不能夠在沙田區,能夠在西貢大部分地區卻不能在將軍澳新市鎮範圍經營。除非經特別路線,才可「破例」前往沙田威爾斯醫院、沙田馬場、坑口港鐵站及將軍澳醫院急症室,令乘的士往返兩區的市民,甚至外來者均十分困擾。
新界的士只能經指定路線到將軍澳醫院急症室,要行其他路只能乘市區的士。
「明明寶琳係新界,點解就冇新界的士,但點解坑口又有?」住在將軍澳寶琳的范太第二胎即將分娩,她經常要到區內的醫院覆診。但由於寶琳站新界的士未能進入,因此她每次只能乘坐費用較高的市區的士。若假設范太住在坑口,也不代表她就能乘車到將軍澳醫院的日間大樓進行檢查,因為新界的士只能到達將軍澳醫院急症室,醫院其他地方跟其餘將軍澳地方一樣,被列為禁區。范太對如此多的禁區限制感到十分困惑。
坑口站是將軍澳少數有新界的士乘搭的地方,方便西貢居民接駁往返。
可行車範圍只減不增
「過去新界的士嘅營業範圍除咗延伸到機場,一直就只有減少、而無增加。」新界的士營運協會主席陳運生向《我家》記者憶述,在昔日將軍澳未發展為新市鎮之前,新界的士可行走安達臣道,往調景嶺、馬游塘等地,將軍澳工業邨亦一直是新界的士服務範圍,但自從十多年前,運輸署在將軍澳工業邨石角路附近,豎立新界的士禁區牌,從此只准許新界的士前往位處坑口地鐵站附近的綠色的士站。
因此他認為無論從便民角度,還是從司機營運需與Uber、客貨車載客取酬等競爭,以至日益困難的苦況著眼,均希望運輸署可考慮將新界的士營運範圍,擴充到整個將軍澳區,以至整個新界區。
同一區內「有得有唔得」
西貢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副主席莊元苳向《我家》表示,將軍澳區除了「坑口得寶琳唔得」,其實亦有另一個「峻瀅得、康城唔得」的「奇景」。他解釋,近年日出康城及白石角一帶的私人屋苑入伙,因運輸署的劃界圖剛巧包括峻瀅,因此形成峻瀅可坐新界的士、但日出康城因在界外,因此新界的士未能進入,只能經指定路線進入環保大道。
新界的士要經指定路線才可到沙田威爾斯醫院。
莊元苳相信放寬新界的士進入整個將軍澳區,令新界的士可成為接駁到公共設施如政府合署等地的交通工具,對乘客來說必是好事,相信多一個乘車選擇後,能對紓緩將軍澳區內擠塞問題有少許幫助。
擴充新界的士的服務地方是否全無可能?除了近年為方便乘客,令新界的士可「踩過界」直駛新機場、港珠澳口岸及廸士尼樂園外。翻查資料,運輸署自1976年開始進行新界的士發牌工作,1978年曾進行一次擴充建議,建議由原本汀九為界擴充至荃灣、由原本大埔滘為限擴充至當時新興建的沙田瀝源邨,最終前者被接納,後者則被否決。
「好多年都冇改過喇,係歷史遺留嘅問題。」新界電召的士聯會主席林先生認同業界一直希望「正名」以改善經營環境,但礙於牌照規定、加上與市區的士的競爭情況,令「正名」變得困難。
【紅綠的轉車站形同虛設】
當年新界的士設立市區、新界的士交接處(亦即轉車站),以突顯新界的士轉駁市區的士的功能。「出門搭的士當然想一程車就到,轉車冇優惠,上車當然明明長途係短加長減、但一轉車又起錶,仲嘥多啲錢邊個會轉乘?」沙田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主席李世榮向《我家》表示,時至今日,隨住市民出行習慣改變,轉車站根本名存實亡、形同虛設。
李世榮表示沙田區劃界特殊,令居民容易產生混淆。他舉例指,沙田區中的馬鞍山能受新界的士覆蓋,但同為沙田區的其他地方就是禁區,而威爾斯醫院及馬場又可經指定路線到達,但其他主要設施,例如港鐵站或其他醫院、又不行,因此過去也收到不少沙田居民,亦曾表達希望新界的士能涵蓋沙田的訴求。
惟李世榮坦言,近來的經濟不景難以成為審視新界的士擴展營業範圍的誘因,因問題涉及歷史及市場分配問題,但他同意近年新界發展了多個新區及屋苑,地域因而擴張,認為運輸署應重新審視的士劃界,並帶領業界進行檢討。
瀝源邨曾在1978 年被考慮讓新界的士經營,但最終被否決。
我家焦點
交通
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