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屯門南延線需花七年興建,通車後將令西鐵百上加斤?政府日前宣布邀請港鐵開展屯門南延線詳細規劃,意味延線正式拍板興建。新延線由屯門站向南伸延2.4公里,增設第16區及屯門南兩個新站。市民及議員擔心,若加站而不加班次,只會令屯馬線更迫爆。
2003年西鐵線(現為屯馬線)開通,屯門區終設有屯門站及兆康站連接市區,惟屯門南一帶至今仍處於重型鐵路的真空狀態。
#直出港島靠過海巴 居民望多一種選擇
住在屯灣碼頭旁的阿邦,在屯門出港島的高速船結束經營後,便轉乘巴士過海上班。
阿邦說,不乘搭港鐵,只因要到屯門站乘鐵路過海,得先花至少15分鐘轉乘輕鐵,之後還得花一小時轉線才能到達金鐘,因此倒不如乘時間相約的巴士線962X上下班。
他表示,期待屯馬線延伸至碼頭一帶,雖然出市區時間不會減少太多,但能夠減少轉車時間之餘,亦令他有多一個選擇,當屯門公路塞車之時,可立即轉乘鐵路。
他亦期望,屆時新線可紓緩屯門公路車流量飽和,意外頻生導致經常大塞車而引致經常遲到,令他出門可更有預算。
工聯會要求改善西鐵訊號系統。
#料2023起動2030竣工 造價增一倍達114億
根據運房局提交予立法會的資料顯示,屯門南延線是源於政府於2014年提出《鐵路發展策略2014》,當中建議將屯門站向南延伸,將「西鐵線」連接至屯門碼頭一帶,再接駁屯門碼頭原有輕鐵線,完善區內的鐵路網絡。
除在屯門碼頭附近設「屯門南站」外,亦會於屯門游泳池附近第16區加設一個中途站,並採用「鐵路加物業」擁有權模式作融資。
當未來屯門第16區新車站建成後,將會如大圍站一樣,預留空間發展上蓋物業,惟屆時屯門游泳池或需要搬遷覓地重置,另外亦會預留空間為將來進一步延展鐵路到屯門西新發展區。
政府估計屯門南延線最快於2023年動工,2030年竣工,需時共七年興建。根據政府最新估算,屯門南延線造價升至114億元,較過往初步估算55億元增逾一倍。
#陳恒鑌:效率難接受 連規劃令屯南苦等16年
新界西立法會議員陳恒鑌批評,政府興建新鐵路歎慢板,他指出,當年西鐵線只用了五年興建便建成,不明白為何新延線只興建兩個車站,卻得花上七年時間。
陳批評,連同規劃時間在內,令屯門南居民要苦等16年,時間冗長令人難以接受。
他又批評政府將社會要求沿深井、青龍頭一帶興建的「荃屯鐵路」束之高閣,促請政府重新考慮,並將「荃屯鐵路」由荃灣伸延至葵涌和大圍,以徹底解決屯門公路飽和,並紓緩該路塞車及現時屯馬線的迫爆問題。
另一立法會議員周浩鼎亦擔心:「依家西鐵線已經逼爆,元朗站及天水圍站的乘客經常上不到車,但新線通車會帶來更多乘客。」
陳恒鑌批評政府興建新鐵路歎慢板。
【兜大圈出市區 乘車意欲大減】
「唔係直接接駁到荃灣西好多餘,屯門南兜個大圈去荃灣西起碼半個鐘,搭巴士好過。」雖然新線拍板興建,但不少荃灣西的居民卻不看好新線,更直言開通後也未必多人乘搭出市區。
其中一個原因,是新延線會循現有的走線,從將來落成的「荃屯鐵路」屯門西站出發,要先經屯門、天水圍、元朗及錦上路等站,才能到達荃灣西,才能到達市區。
政府估計屯門南延線最快於2023 年動工,2030 年竣工。
#往荃灣巴士不用轉乘且更平
現時由屯門到荃灣西需時24分鐘,相信新線新加兩站到荃灣西的時間,與現有巴士線出荃灣西相約,到達其他站時間就需時更長。
而且巴士毋須再轉乘輕鐵之餘,巴士更有可能比港鐵更平。
有人更提出疑問指,屯門西及荃灣西的直線距離較近,為何港鐵仍要繞圈而非由屯門西直接接駁荃灣西。
民建聯促請當局落實屯門南延線工程。
【近年新鐵路七項 三涉新界西】
《鐵路發展策略2014》建議2031年前推展七條新鐵路項目。除了剛拍板的屯門南延綫外,亦包括在西鐵興建時,在亦園路以北預留興建洪水橋新車站,與及新界東北接連「東西鐵線」的北環綫及古洞站。
而北環綫跟屯門南延綫一樣,已開展詳細的規劃及設計工作。
屯門南一帶要直出市區,目前仍是「鳥」又等。
#停在初步研究階段 「荃屯鐵路」長18公里
除了有關新界西北的三個項目,早前已落實興建的東涌西延綫亦預計2029年落成。
至於連接寶達、秀茂坪的東九龍綫、連接現時黃竹坑到香港大學站到南港島綫(西段),與及連接現北角站、經會展到添馬新站的北港島綫,根據政府提供予立法會的最新文件表示,亦將會於2026年前落實興建。
至於仍在初步研究階段的「荃屯鐵路」,計劃建議來往荃灣西站到屯門西,沿青山灣走線途經深井、青龍頭、掃管笏等地,全長約18公里。
屯門及荃灣區議會,早於2008年起已先後多次向政府要求興建屯荃鐵路,更一度被納入鐵路策略大綱,但後來於《鐵路發展策略2014》被政府擱置,直至2017年運輸及房屋局才再度提出。
屯門公路有交通意外,就會造成大塞車。
我家焦點
交通
民生
生活
屯門元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