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人在沙田城門河上釣獲魔鬼魚,更一度將該條魔鬼魚獲,長時間席地而放讓路人欣賞圍觀,沙田居民嘖嘖稱奇。惟有市民認為城門河水質成疑,擔心有人釣起魔鬼魚後既不食用又不放生,最終令到魔鬼魚白白犧牲。
沙田城門河不時有老街坊在岸邊垂釣消遣。有市民早前中午時份,路過城門河瀝源橋時,看到一名踏單車前來的釣魚常客,釣獲一條約30厘米長的魔鬼魚。惟該釣魚客釣得魔鬼魚後,只將魔鬼魚一直「反肚」擱在地上置之不理,便繼續垂釣。
釣客釣到魔鬼魚後,把魚擱在地上。
#魔鬼魚上釣後被擱一邊
#奄奄一息發出魚腥惡臭
事後該釣魚客繼續垂釣,更釣獲三條烏頭魚,難為仍在地上的魔鬼魚已奄奄一息,地上留有一灘血漬,並發出魚腥惡臭。
有途人對淡水河中竟釣到罕見的魔鬼魚感到好奇,紛紛圍觀及拍照,更有網民將相片放到網上。
惟有沙田街坊看過照片後質疑,釣客經常釣到奇怪魚類後,就算不食用亦不會將其放生,只是將牠慢慢弄死,慨嘆此舉「無陰公」:「都唔明釣上來做乜,佢死得好慘,城門河咁污糟,又臭又多重金屬,都唔會食喇。」
城門河有魔鬼魚上釣,市民嘖嘖稱奇。
#今年元旦及三月中
#青衣荃灣亦見「魔」蹤
資深釣魚友Jimmy向「我家」記者表示,其實魔鬼魚在城門河並不罕見。他解釋,魔鬼魚屬香港盛產魚類,在西貢海域一帶,該處常可看到魔鬼魚的蹤影。由於每年農曆五月前後,魔鬼魚會游到淺水處繁殖,因此有可能游到城門河,過去不時有魔鬼魚在城門河上釣,有人亦會以魔鬼魚入饌。
Jimmy續指,除魔鬼魚外,河內亦常有鯽魚、黃魚,甚至烏頭,因此吸引街坊垂釣。
魟魚身型扁平,尾巴帶刺,有鋸齒及毒腺。
除了沙田城門河,青衣及荃灣今年元旦及三月中,分別亦曾有釣客釣到魔鬼魚。
河上釣的是「燕魟」,是俗稱魔鬼魚的軟骨魚綱燕魟目下其中一種,因游動時與燕子相似而得名。燕魟身型扁平,尾巴帶刺,有鋸齒及毒腺,被螫傷會紅腫,有部分魟魚尾部更長有致命的毒刺。
荃灣今年三月亦有釣客釣到魔鬼魚。( 易承聰Facebook 圖片)
Jimmy 指魔鬼魚是香港常見魚種,上釣不足為奇。
#莊棣華:燕魟在港常見
#亦盼大眾提高保育意識
莊續表示,魟魚主要生活在沙泥底,會伏在平坦的沙泥上,而燕魟在香港沿海水域如吐露港、西貢等地甚為常見,有時更會游入河口覓食。
他續指出,由於出口連接吐露港海,因此城門河水面會是淡水,而底部則為鹹水,即使退潮時,河底凹陷位的鹹水亦不會流走,故城門河有燕魟出沒並不為奇。
莊表示,雖然燕魟並非世界瀕危魚類,但仍希望釣客可提高保育意識。而且因香港雖然有不少野生魚類,但近年因濫捕和污染令數量急降,跟昔日比較尚餘不足一成,因此不應有「大海資源取之不盡」的心態,倘若釣客釣獲較少見魚類,應主動放生大海,令海洋物種能繼續持續發展。
【城門河近年水質反覆】
城門河的魚獲是否適宜食用?主要得看城門河的水質。城門河早年有大量污水及廢水排放,導致污染嚴重。河床生態受損,污染沉積物在河底堆積,發出陣陣惡臭。
直至2001年,環保署在城門河實施大型改善工程,包括把含氧化學溶劑注入沉積物等消除臭味的生化處理工程,又挖走污染沉積物以改善沉積物和臭味問題,因此水質開始改善,魚類漸漸增加。
環保署早年曾為城門河挖走污染淤泥。
#08至16年獲評「極佳」
#17年大量死魚浮河面
根據環保署每年一度的香港河溪水質報告,城門河主河道於2005年首次達到「極佳」的水質指數評級,於2008年起更一直維持至2016年。
惟2017年評級曾下跌一級至「良好」,直至2018年才回復到「極佳」水平,水質指標整體達標率為94%。
2017年指數下跌,或由於當年沙田城門河畔,屢次發生大量死魚浮上河面的事件。如2017年8月,有市民發現城門河近火炭站河水污濁呈褐黃色,現場更有近千條細白色死魚,魚屍上湧現大量蒼蠅。另外亦有人曾發現火炭段的河水呈現藍色,懷疑附近有車房或工廠非法排污。
火炭段城門河曾出現大批死魚。
【董健莉:非法排污係污染元凶】
沙田城門河近年污染問題或源於非法排污,沙田前區議員董健莉表示,河道的質素及污染情況需要市民一同監察。
她舉例指,2016年曾接獲大圍美林居民投訴,指沙田城門河美林段傳出惡臭,雨水渠排出大量污水。經其追查後,懷疑美林商場有人不法將污水排到城門河,最終轉介環保署後,管理公司領展被檢控非法排污,經法院定罪被判罰款1.5萬元。
另外在2017年11月,位於沙田大埔道的沙田花園亦被環保署巡查人員揭發,屋苑污水不斷經公用雨水渠流入城門河,最終證實大腸桿菌含量超出《水污染管制條例》牌照上限的119倍,因而被判罰款1.3萬元。
董強調,根據《水污染管制條例》,任何人士排放不符合牌照規定的污水至公用排水渠,最多可被罰款20萬元及監禁六個月,因此大廈管理者要經常檢查喉道,免墮法網。
莊棣華指城門河面為淡水,底為海水。
我家焦點
沙田
民生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