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欠長遠規劃,輕鐵迫爆新界西!現時新界西的公共交通工具,例如西鐵、輕鐵及巴士,在繁忙時間乘搭「迫到好似沙甸魚」。首兩輛最新輕鐵車廂,雖然日前投入運作,以取代服役近30年的舊車卡,惟有立法會議員擔心,新界西人口持續攀升,車流早已超負荷,而加車卡未能紓解塞車及脫班困局,當區居民依然受嚴重困擾。
近日首兩輛新輕鐵已於610和751綫以拖卡形式運作,該兩輛「第五期」的輕鐵,由南京生產,早於前年年底運抵港鐵屯門車廠。新車外觀及色調承襲上一代設計,配以綠、紫色及白色車身色彩。
新車外觀及色調承襲上一代設計,配以綠、紫色及白色車身色彩。
頭尾線條較方直視野更闊
最後測試裝太陽能發電板
新車與舊車最明顯的分別,在於車輛頭尾外型線條較方直,車身玻璃視野更見廣闊,新車亦借改良照明系統加強車廂空間感,並改進扶手分佈。
據港鐵介紹,首兩輛新輕鐵已通過相關營運及安全測試,並已獲機電工程署批准,現正進行最後階段準備工作。而另一輛正在測試階段的新輕鐵,工程團隊亦特別在車頂安裝太陽能發電板進行測試,利用可再生能源為車廂照明系統提供動力。
《我家》記者翻查紀錄,港鐵於2016年採購40輛新輕鐵,當中包括10個新拖卡,其中30輛用以更換現有的第二期輕鐵,其餘10輛則用作擴充車隊,令輕鐵車隊於2023年增至150輛。其餘新輕鐵將於2023年分批運抵本港。
新車廂將陸續取代服役近30 年的舊車廂。
116萬人口料2028年增至130萬
據了解,緊接第三及第四部新車,將會用以增加輕鐵614及615綫、屯門到元朗的雙卡車輛數目,以陸續舒緩該兩線迫爆的情況。
根據規劃署「人口分布推算2018-2026」報告書,元天屯人口將由今年的116萬大增至2028年130萬,單是今年已經有6,400伙新單位推出市場。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副主席陳恒鑌向《我家》直言,新界西人口持續攀升,車流早已超負荷,擔心就算輕鐵加車卡亦難以避開塞車及脫班的困局,為當區居民造成嚴重困擾。
元天屯人口料8 年後增至130 萬,輕鐵迫爆場面將更趨嚴重。
陳恒鑌倡軌道「地底化」
騰地面空間予汽車行人路
陳恒鑌表示,早年已倡議輕鐵「地底化」,尤其是元朗大馬路路段,同時於地底發展商店街,以助避開地面車流之餘,亦能分散地面人流。
陳恒鑌解釋,目前大馬路輕鐵軌道建於地面,存有多項弊端,如每個站台因設置於馬路中心,行人要靠斑馬線及交通燈前往月台,造成燈位擠塞。因此將大馬路輕鐵軌道「地底化」,既可騰出更多空間予行車道、擴闊行人路,興建時亦可減低對居民的影響。
陳亦補充,樂見輕鐵該步更換車卡,希望能趁此機會減低故障影響,亦因新車卡視野更廣闊,能減少駕駛盲點造成的意外。而他早於2014年已促請增加拖卡數,因每個拖車車次載客量最高可達570人,以作短期增加載客量,事隔多年可以說是終於實現。
陳恒鑌建議研究輕鐵於元朗大馬路等繁忙路段,實施「地底化」。
港鐵:將理順長途及重叠路線
港鐵發言人回應指,已透過微調行車時間及車務調度,以便靈活調配輕鐵行駛,並致力理順長途及重叠路線的行車時間及班次。港鐵會繼續與政府有關部門跟進,改善輕鐵交滙處的配置和設計,讓行車更暢順。
風化案頻生 或因車廂迫爆惹禍
車廂迫爆,輕鐵風化案頻生。日前有跟蹤狂涉於輕鐵出手非禮未成年女學生,更一直乘車由屯門跟隨受害人到天水圍,令女事主飽受驚嚇。
女事主其後報警求助,探員翌日下午在屯門兆康輕鐵站拘捕一名中年男子。而上月底天水圍天恆站一名27歲女子於輕鐵車廂內被非禮,警最終拘捕一名70歲男子涉嫌「非禮」。而於2018年4月屯門區更連續三日發生三宗非禮案,其中一宗發生於屯門輕鐵站。
根據警方提供區議會資料,屯門警區今年首九個月非禮案共30宗,較去年同期56宗下跌。警方重申,「非禮」為嚴重罪行,亦提醒學生乘搭交通工具時應提高警覺,如發現有陌生人跟隨或遇事時,應即時高呼尋求協助或報警求助。
今年首九個月屯門區發生30 宗非禮案。
【輕鐵原擬雙層車廂 效率欠佳改設計】
早於上世紀70年代,政府發展屯門新市鎮時已有興建輕型鐵路打算,於80年代更曾邀請香港電車有限公司的九龍倉集團建造及營運鐵路系統,並打算以雙層車廂行走,惟最終未能達成協議,其後政府邀請當時剛成立的九廣鐵路公司,於1985年7月日正式動工建造「輕便鐵路」。
輕鐵籌劃初期,承建商因針對香港人口密集,打算參考香港的雙層電車設計,惟不久便發現,乘客倘經樓梯上落車,兩座樓梯佔用車廂空間又增加上落車時間,最終便改以單層拖卡形式,第一期系統於1988年9月通車,至今已營運32年。
惟近年輕鐵屢受載客量飽和困擾。然按車廂規格,每卡輕鐵可載約240人,但據港鐵的資料,按實際情況,每卡只可載約200人。觀乎港鐵前年提交予立法會的數據,輕鐵最繁忙一小時的平均載客率是82%,連接區內的505及507線載客率最高,分別為94%及93%。
輕鐵籌劃初期承建商因針對香港人口密集,當打算參考香港的雙層電車設計。( 互聯網圖片)
我家焦點
交通
民生
生活
屯門元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