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波新冠疫情嚴峻,惟無阻市民外出欣賞紅葉。元朗大棠楓香林近日人車爭路,除假日外閒日亦排長龍上山,警方須封閉部分道路疏導。有部分郊遊人士無視口罩令及二人「限聚令」,照樣組隊到大棠遊玩,亦有自私遊人更為拍照爬上楓香樹拍照,摘下紅葉,令楓香林再要承受「一年一度」的破壞,飽受摧殘。
一名中年女子爬上樹幹拍照。
漁護署每年都會公布大棠楓香林紅葉指數,12月18日,紅葉指數隨氣溫下降轉為「B」級,代表楓香樹葉顏色已開始由黃色轉為紅色。美景再現本為好事,惟遊人多種缺德行為亦隨之而來。
兩人「忘我」打卡懶理破壞樹木
遊人阿勳於日前周日到訪,發現大棠已經人山人海,一名未有戴口罩、只戴上漁夫帽的中年女子,未知是否嫌人多及樹葉長得比人高,竟突然爬上一棵楓香樹。
當時,該缺德女子由同行男子興高采烈攙扶下爬上樹幹,當她上樹後擺好「甫士」,友人便幫她拍照。阿勳眼見兩人有可能破壞樹木,於是曾上前勸止,但兩人未有理會,然而再換上同行男子爬到樹上拍照。
無奈的阿勳,唯有將他們的劣行拍下放上網,提醒其他人不要再做缺德行為。
正值紅葉季節,元朗大棠人滿為患。
同行男子未有勸止,反而幫她拍攝。
男子其後自己也爬樹擺甫士影樹。
漁護署現場籲保持社交距離
雖然有人勸止,但破壞大自然的行為仍每周上演。除有男子為方便自己拍照,出手將長滿紅葉的枝拉近自己取景外,有到訪的中年女子除踏上樹枝外,更企圖摘下紅葉留念,最後有多名旁人見狀勸止才作罷。
由於太多人聚集,且未有戴上口罩,漁護署曾一度派人到場,並舉起提示牌,呼籲市民保持社交距離。
元朗前區議員梁明堅向《我家》直言,每年大棠紅葉季節,大棠交通會十分擠塞,特別是大棠道、僑興路、大樹下西路、大旗嶺路及十八鄉路一帶,車流量及違泊亦會大增,除阻礙遊人外,村民出入亦大受影響。
警員加派人手巡邏。
梁明堅促部門加強清潔消毒
梁明堅表示,港鐵K66A線和九巴68R線將會提供紅葉特別班次。他說,這些特別交通安排的出現,是經過近年多方協調,希望遊人前往大棠欣賞紅葉及千島湖時不要駕駛私家車前往,務求減低道路的交通負荷。
梁明堅續指,因應今年疫情嚴峻,十八鄉如蝶翠峰、大旗嶺村等均曾出現確診個案,除已促請有關部門加強清潔及消毒外,亦希望遊人可顧及附近居民健康,欣賞紅葉美麗時,在郊區也盡量戴口罩,齊心抗疫。
楓香林沿路不會設置垃圾桶
漁護署回覆《我家》指,因應疫情,今年將不會於大欖郊野公園舉辦「大棠.賞玩嘉年華」及攤位遊戲。漁護署提醒市民前往大棠賞紅葉時,緊記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避免人群聚集,出發前要留意運輸署特別交通消息,楓香林沿路亦將不設垃圾桶,提醒市民自己垃圾自己帶走,請勿採摘或踐踏植物,共享自然美景。
綠葉轉紅 全因葉綠素消失?
大棠楓香林位於元朗大欖郊野公園內,紅葉觀賞期一般由每年12月中至翌年1月初。漁護署每年都會公布大棠楓香林紅葉指數,分為A至D四級,D代表仍為綠色,C代表轉黃,B則代表開始紅,A則代表極紅,每星期逢周五發布更新一次。
綠葉為何會轉紅?漁護署指出,葉的細胞除了含有葉綠素外,亦含有呈黃色的胡蘿蔔素及紅色的花色素苷。每當秋天乾燥,在寒冷的氣溫及強光照射下,葉綠素會加速分解消失,同時有助葉細胞製造花色素苷之時,亦無損胡蘿蔔素。因此,在秋季都會見到一些樹葉轉為黃色及紅色的景象。
除了楓香樹,於本港各個郊野公園十分常見的烏桕及木蠟樹,一般於冬季落葉前也同樣會轉為紅色,惟木蠟樹有可能會致皮膚敏感,要避免觸摸。
漁護署月中公佈大棠楓樹林黃葉轉紅。
【紅葉季節 特別交通安排】
大批市民趁假日到大欖郊野公園。警方表示為便利遊人在抗疫期間郊遊,大棠山道介乎避雨亭至大棠山道停車場的路段,會於12月19日至下月17日、逢周六、日及公眾假期朝七晚七間歇性封閉,禁止所有車輛進入。
警方發言人表示,安排會視乎當時環境調整,而短時間內實施其他臨時交通措施,包括調整封路時間範圍和交通管制措施,並呼籲市民盡量乘搭公共交通工具,避免駕車。
除在現場實施交通管制措施之外,亦會票控及拖走違例停泊車輛。早前由於有大量車輛停泊在附近一帶造成交通阻塞,警方於本月13日至15日,於大棠山道一帶向200部違例停泊車輛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
警方提醒市民要顧己及人,減少社交活動,避免到人多聚集的地方,以減低病毒在社區傳播風險。
大棠部份路段於紅葉季節實施特別交通安排。
我家焦點
交通
民生
生活
屯門元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