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道教的衍生,
與三大源頭有極為密切的關係。
一是上古時代巫術崇拜、神靈系統敬天法祖的信仰;
二是先秦神仙方術;
三是黃老學說中的神秘主義要素。
道教自東漢時期張道陵的五斗米道、張角的太平道、魏伯陽的金丹道開始,歷經時代的洗禮和民眾的選擇後,形成諸多派別。至元末後逐步融合成正一道和全真道兩大派別。
前兩者聲勢浩大,已經不只是宗教團體,而是地方強大的政治和軍事勢力。道民也不只是崇拜神仙,修長生和祈求幸福,而是幻想在大地上建立一個能夠讓人們生存的太平樂土。魏伯陽的金丹道,與太平道、五斗米道分道揚鑣,將神仙說與《周易》學說相結合,探索方術養生理論,開展其修仙之道。
道教經典 文化寶庫
道教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卷帙浩繁的經籍書文,不僅紀錄了道教的教理教義教規教戒,還保留了中國古代哲學、文學、醫學、化學、地理等珍貴資料,堪稱中國傳統文化寶庫之一。
當中最早問世的道教經典為《太平經》,內容主要承襲戰國時期鄒衍思想,並雜以神學思想、修養方法及善惡報應等;五斗米道則奉《老子五千文》(道德經)、《三天正法》等為主要經典,又作《老子想爾注》教誨教徒;金丹道主要經典為《周易參同契》,為論述「煉丹」的最早著作。
東漢末時期的道教教義理論、經典、組織制度等仍未統一,不過已有一個大致的輪廓,共同主張「天應天威」、「心神合一」。道教認為人體本身也是個小天地,是大天地的縮影。人體內也有君和四時五行諸神,而且與天神是相類相通的。
【道教三大源頭】
(一)鬼神崇拜
上古時代,日月星辰、河海山嶽和祖宗先賢視為神靈而加以祭祀。同時也將巫術信仰納入,後來形成了一個天神、地祇、人鬼構成的神靈系統和敬天法祖的信仰傳統。
(二)方仙信仰
先秦時代,神仙方士學術信仰,與卜筮、方伎、醫藥等蓬勃發展,種下漢代陰陽術數,神仙道士發展的根源。秦始皇在方士鼓動下,四度尋仙和長生之藥,但無疾而終。
(三)黃老學說
漢初文帝與景帝時代,內用黃、老的政治作風,即秉承老子的「道」中心思想,依託黃帝的立言,吸納儒、墨、法等諸家理論,形成自己特色,以清靜無為概念為本,造成一般社會崇尚道家學說的風氣。
生活
學習
心靈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