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份施政報告中,人工智能(AI)成為其中一個受人關注的關鍵詞。政府強調會加大推動AI作為香港未來發展的核心產業,促進AI在各行業廣泛深度融合,實現「AI產業化、產業AI化」。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興起,讓人輕易打造出幾可亂真的影片及圖片,甚至模仿真人生成影片,虛構出現實並無發生的情節,引起道德爭議,而這股風波近日亦席捲本港。
數字辦今年4月公布《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指引》。
已故歌手作品禁AI訓練開發
今年2月歌手方大同因病離世,為避免其聲音及音樂,被人工智能「入侵」,方大同生前創立的音樂公司聯同遺產管理方,10月7日發出聲明,宣告為守護方大同留下的音樂遺產,禁止有人在未經授權下,將方大同過往、現時及未來的作品,用於人工智能訓練或相關開發。
聲明中又援引歐盟指令及香港《版權條例》等法規,明確表示在法律允許的最大範圍內保留所有權利。
方大同的遺產管理人發聲明,禁止作品用於A I 訓練開發。
藝人靚聲被仿製成股票分析
配音員兼藝人鄭子誠於九月亦表示,發現其聲音被人以人工智能仿冒製作股票分析及時事評論。鄭子誠表示,雖然他自己能憑語氣及感情差別分辨真偽,但普通人難以分辨,他擔心由於這些仿冒聲音只模仿其聲線,並無使用其名字,因此就算被人「抄襲」也存在「灰色地帶」,令人束手無策,難以追究,卻影響到其個人或配音等從業員的收入。
鄭子誠發現其聲音被人以人工智能仿冒生成影片。
大量高仿的影片音樂等媒體,被人以生成式人工智能製造。大量影像、聲線、圖片,經人工智能處理後充斥網絡。已故荷里活巨星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早於2014年離世。其女兒今年10月6日在社交平台發帖,直斥過去不時有人向她傳送以人工智能生成出其父親的影片,她形容該些「惡搞」影片十分噁心,並且在折磨她和早已離世父親,又稱「這一切既愚蠢又浪費時間,更重要的是這根本不是父親會想看到的事。」
羅賓威廉斯女兒批評有人不斷AI惡搞其父。(網上截圖)
「一條過度加工的噁心熱狗」
威廉斯女兒又批評,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在不斷回收、反芻過去的東西,讓人一次次消費」,更直言:「這不是創作,是在把人類的生命、藝術和音樂歷史,攪拌成一條過度加工的噁心熱狗,再硬塞給別人,只為呃Like。」
立會議員:宜制定刑事規範約束
用人工智能模仿作真實的人,強行生成他們沒說過或沒做過、不願意做的事,甚至有人以製作出來的影片等行騙,情況令人擔憂。
立法會議員容海恩指出,政府已積極主動推出一系列有關人工智能的指引發措施,例如數字辦今年4月公布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指引》及私隱專員公署《僱員使用生成式AI的指引清單》等。雖然如此,她認為人工智能愈來愈普及,單靠指引或許不足夠,因此期望政府監管部門制定刑事規範,包括就肖像權及聲音權制定法律框架等,以保障市民。
另外,容海恩對施政報告持續加大投入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及數據優勢表示支持。她認同政府強調「安全為舵,以應用為帆」,在推動創新同時嚴守資訊安全底線,確保其應用風險可控,並期望政府未來持續完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
容海恩(中)認為政府可就AI制定刑事規範約束。
【網民有話說】
Ming Ho:
如果唔規管配音員、歌手將來會失業,等於以前嘅老翻一樣。
Yim Chang:
複製模仿往生者創造出來的表演影片,根本就是在消費往生者。
Blossom Yang:
我接受AI但不喜歡它,因為有部份使用AI的人不懂什麼是尊重他人。
生活
學習
科技
熱話「脆」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