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灣路是限制車輛區域,故馬灣的居民進出,均依賴珀麗灣的居民巴士及渡輪。惟在8月17日起,分別來往馬灣到荃灣及中環的渡輪班次獲批准削減,並以新巴士線替代往中環班次。...
走進坪洲的一角,你可能會見到一位背着畫具、靜靜觀察花草的女生Heidi。她喜歡安靜創作,用水彩記錄身邊的風景與人情,慢慢地,把生活的細節、小島的故事,一筆一筆畫進日...
基孔肯雅熱個案持續增加,為防蚊患,康文署的公園均會裝設滅蚊機,惟有居民早前發現青衣東北公園的太陽能滅蚊機未有運作。有地區人士擔心情況持續會影響防蚊工作,經追問...
7月底到8月初,本港八日內先後發出四次黑色暴雨警告,懸掛次數破有紀錄以來最多,新界堪稱重災區,各區均受波及,多條道路被淹浸。有巴士和小巴因水浸導致死火,多名居民...
在六月尾於愉景新城舉行的創科展覽上,中華基督教會全完第二小學的學生,展出一項針對長者需要的創新設計——名為「『耆』方便」的手機應用程式。這款App由學生團隊自主構思...
位於葵涌興盛路、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葵涌分校的附屬校舍,將計劃改建成職業訓練局的升降機及自動梯科技中心。改建計劃裡,新增兩座樓高5層的新附樓,並加設新屋頂層,工程料...
在葵興一個小小的工廈單位,有一間名為「Sayau砂休」的陶藝工作室。推門而入,是一片寧靜與專注的空間,只有陶泥的觸感、手作的節奏,而城市的喧囂彷彿已隔絕開。工作室創...
葵涌祖堯邨及悅麗苑距離荔景港鐵站雖然頗近,卻因位處陡坡,居民出入一直要攀爬長樓梯,情況在現時炎夏更見辛苦。為此,路政署早於2022年刊憲,提出興建連接荔景山路至麗...
在一個尋常的學校早晨,陽光穿過樹葉灑落地面。來自獅子會蔣翠琼中學的幾位學生,透過鏡頭捕捉這些轉瞬即逝的光影,同時為可持續發展的訊息留下紀錄。他們的作品在《ESG碳...
本港不少過渡性房屋已入伙,當中有逾200個單位、由社區組織協會營運的荃灣油麻磡路「喜盈」,雖然入伙接近兩年,惟基本配套至今仍十分短缺。有地區人士直言居民至少要步行...
我家Ho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