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金融、北創科」,《施政報告》在「北部都會區」願景中,提及結合港深構建「香港矽谷」。建議提出於元朗新田開闢佔地1,100公頃的科技城,推動再工業化及生命健康科技發展,總樓面面積等同16.5個科學園,料容納近15萬創科職位。地區人士表示,創科基地對青年發展至關重要,希望政府加快落實項目細節。
《施政報告》提出發展北部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落馬洲口岸用地,將會因皇崗超級口岸落成而釋放。
540公頃地發展創科
河套區最快2024落成
現時新田購物城、落馬洲河套地區,與及未來因皇崗超級口岸落成後「一地兩檢」而騰出的合共540公頃土地,將會重點改建成「新田科技城」。其中,河套區內的港深創科園87公頃用地,已作前期平整,最快2024年即有首批建築物落成。
根據當局資料,當中會新設的「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會以「創新香港研發平台」下24間實驗室為基礎,相關實驗室已獲60億元撥款。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預計,新田規劃研究料在明年啟動,連同因擴建科學園而重啟的馬料水填海新項目,料需5至15年完成,惟確實推展時間,須由下屆政府落實。
已結業的新田購物城用地,將會發展成新田科技城。
港深創科園最快2024 有首批建築物落成。
業界支持設科技城
料成未來經濟發展關鍵
他認為「新田科技城」將推動大灣區發展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屆時香港與深圳將能互補優勢,是創科發展的黃金機遇。他表示「北部都會區」能夠為香港創科注入新動力,為青年創造就業機會。
香港科創協會執行會長黃錦輝支持構建「新田科技城」。他認為,「新田科技城」為本地創科產業發展及與深圳科創合作,提供關鍵性的支撐。
他解釋,在科技創新發展方面,「十四五規劃」銳意將香港打造成為「國際創科中心」,《施政報告》今次全面回應本港科創發展,繪制了一份長遠及具前瞻性的發展藍圖,加大力度推行相關配套建設,對香港新經濟發展非常關鍵。
黃錦輝支持構建新田科技城。
八成市民支持都會區
司徒駿軒促基建先行
天水圍南分區委員會副主席、民建聯元朗社區主任司徒駿軒向《我家》表示,日前民建聯元朗支部及北區支部舉行記者會,介紹有關《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的民意調查結果。當中有84%的受訪者支持《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約82%受訪者認為《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會加快香港與深圳兩地的連接及緊密互動。
司徒駿軒認為,今次施政報告「北部都會區」的內容,涉及諸多長遠規劃,當中涉及的創科基地,對年輕人未來發展機會至關重要,因此希望特區政府能用心規劃細節,貫徹落實今次的提議。
他特別提到政府要在發展「北部都會區」時,盡快完善鐵路系統,減輕現時飽和的西鐵綫,令到元朗及天水圍的市民無論來往市區、或未來接駁都會區其他地方,也不會受交通而局限,真正做到基建先行。
司徒駿軒指出,調查有八成市民支持北部都會區。
專家:都會區可隨交通網絡擴大
「北部都會區」有別過去逐個項目個別發展,而是以「都會」觀念整體看待,因此政府強調「北部都會區」願景,不應以行政界線去劃分。港深合作策略規劃顧問凌嘉勤出席一個論壇時表示,「北部都會區」隨著交通網絡發展,可能會擴大都會區的範圍,相反,規劃不當亦有可能「收縮」。
凌並指出,即使無「北部都會區」,未來20年新界北部,亦會有大量城鎮化和基建發展。凌嘉勤憶述,新界天水圍、元朗和屯門等地經常被詬病「搵唔到食」,因此早年時任規劃署署長規劃洪水橋時,已將該處規劃成經濟用地,並預留15萬工作機會。
另外他亦強調,香港和深圳的「雙城三圈」:緊密互動圈、優質發展圈及生態康樂旅遊圈,不是剛出現的概念,而是漸進過程,事實上兩地過去數十年透過跨境交通基建及經濟社會活動,漸漸融合起來。此外,前海銳意發展物流業等現代服務業,而現代服務業正正是香港的長處,因此需透過深圳擴大香港的發展。
凌嘉勤(左二)指,北部都會區可隨交通網絡擴大。
「雙城三圈」是漸進而成的。
重啟馬料水填海
擴建科學園帶動初創
為大規模開拓創科基建,新一份《施政報告》,除提倡建立「新田科技城」外,亦表示將重啟馬料水填海,連同沙田污水處理廠遷往附近岩洞而騰出共88公頃土地,用作擴建科學園,同時於東鐵線上加設白石角站。
五年育900科技初創企
根據科學園提供的數據顯示,園內的科技和初創企業在過去五年已由700間增至900間,增幅超過四成,今年的培育公司再創新高至148間。
香港科技園公司發言人回應指,歡迎政府提出的擴容計劃,透過不同途徑提供創科用地,將進一步帶動科學園全面擴展,並對於《施政報告》加大力度支持創新科技的全方位發展感到鼓舞。園方表示將配合政府「雙城三圈」發展,冀能為本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奠定重要基礎。
重啟馬料水填海,用作擴建科學園。
我家焦點
交通
民生
生活
屯門元朗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