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港鐵屯門南延線工程項目上月底正式刊憲,屯門第16區及屯門南兩個新車站出入口位置等細節終曝光。屯門南站位置定於湖景路近屯門碼頭、有三個出入口;而第16區站則同以架空形式設於屯門河畔。雖然有「新嘢睇」,工程最快仍要明年起方能啟動,有地區人士希望可加快興建流程,讓居民不用等足八年始見交通網絡「升呢」。
港鐵屯門南延線工程項目,上月底正式刊憲。
現屯馬線向南延伸約2.4公里
運房局上月28日為《鐵路發展策略2014》中的屯門南延線工程刊憲,將現時的屯馬線從屯門站向南延伸約2.4公里,其中先於屯門第16區加建一個分站,然後在屯門客運碼頭興建終點站,並在設計上配合未來再向內河碼頭擴展。相關項目將於明年開展,並在2030年竣工。
隨工程項目刊憲,項目總體規劃圖則曝光,當中透露兩個新站及屯門站的具體細節。在延線進行接駁屯門站的工程時,新線將會繼續取道屯門河上方以架空形式,向南延伸。現時在屯門河的部分屯門公園及單車徑,將在工程進行時需要關閉及重置。
架空車站設於屯門河岸上方
至於屯門第16區加設的新站,同屬架空車站,位置將設於將一同拆卸的屯門游泳池及「綠在屯門」上方近屯門河一邊。至於現有的海皇路花園,因要興建機樓而一同拆卸。三個項目均會在其他地方重置。第16區新站擬設兩個出入口,北面出入口接近現時海皇路花園,至於南面出入口則接近「綠在屯門」附近。
16 區新站南面出入口,將設於「綠在屯門」附近。
「尾站」入口通兆禧苑海翠花園
至於屯門南屯門碼頭的新站(即日後屯馬線「尾站」),將設於仁濟醫院羅陳楚思小學,以及湖景邨道教青松小學對開的湖景路,該路將要永久改道配合。新站將設有三個車站入口直達兆禧苑商場、海翠花園,以及會拆卸重置的湖景路花園。
民建聯屯門社區主任鍾健峰向《我家》表示,對於屯門南延線終於刊憲表示歡迎,他相信新線通車後,附近屋苑如湖景邨及兆禧苑等,將一改以往進要依賴輕鐵或港鐵巴士506線接駁港鐵站的情況,交通勢大幅改善。
屯門南延線將來通車,居民搭港鐵不用靠九巴或輕鐵轉駁。
屯馬線目前以屯門站為終點。
鍾健峰促加快延線工程進度
鍾健峰表示,根據政府公佈新線最快要於2030年才能落成,需時八年時間太長。他直言,附近街坊對改善附近交通期待已久,認為可以透過精簡程序縮短興建時間,他希望政府可敦促港鐵加快進度。
另外,由於屯門南站座落的位置,將會收窄現時區內主幹道湖景路,該處平時交通已十分繁忙,他擔心工程進行時會嚴重影響居民出入。另外在工程期間,屯門避風塘需要加建臨時躉船起卸設施,他亦擔心會帶來環境污染,因此他會密切跟進相關事宜,反映居民意見。
政府發言人回應指,屯門南延線將改善屯門市中心南面社區的鐵路服務。目前在繁忙時間、由屯門南前往屯門站的路面車程,需時約10至20分鐘,如屯門南延線開遍,以鐵路行走相同的路程,預料將不超過五分鐘。
鍾健峰(白衫者)表示,密切跟進延線工程帶來的影響。
康體設施不足
第16區將建大型運動場
屯門第16區未來交通將因鐵路延線大大改善,除了附近私人屋苑南浪海灣及御海灣最為受惠外,屯門居民未來到第16區最南面的擬建運動場,將也更為方便。
屯門第16區運動場及休憩用地工程項目用地,現時為九巴停車場的最南部份,早於2008年提出,直至2017年已獲納入「體育及康樂設施五年計劃」之中。
體育館內擬建多項設施,包括一條400米長的八線全天候跑道以及熱身區,一個天然草地運動場,可作田徑及11人足球、一個設有5,000個座位的有蓋觀眾席等設施。
其後,按照政府「一地多用」原則,運輸署擬在球場下增建公眾停車場,提供約400至500個地下泊車位,滿足該區的泊車需求。惟工程仍未有動工時間表,故未定確實落成日期。
九巴停車場最南部份擬建運動場。
屯門招標地
試行設面積下限
屯門近年出現不少「納米盤」,美其名是讓年輕一代更易上車,實令居住條件變得更惡劣。有見「納米樓」有惡化迹象,政府早前發表《香港2030+》最終報告,當中以市民希望「住大啲、住好啲」訴求作重點估算,並於本季度賣地時首度加入單位面積下限條款。
《香港2030+》報告表示,期望人均居住面積增加10%或20%,提升至215或237平方呎。發展局在本季度賣地計劃中,將名單內的屯門青山公路——大欖段住宅用地,以及港鐵將軍澳百勝角通風大樓項目,落實加入單位面積下限措施。單位面積下限為26平方米,即約280平方呎。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早前表示,過去五年的私樓,實用面積少於280平方呎的單位只佔13%,局方認為新措施對發展商更為清晰,不認為會影響地價或流標風險。若一切順利,會應用有關措施於日後推出的土地。
《香港2030+》報告指出,政府期望本地人均居住面積增加一至兩成。
我家焦點
交通
民生
生活
屯門元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