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露港公路近沙田馬場一段因有鹹水管爆裂,日前需要緊急封路,運輸署更曾一度預告通宵仍未能完成水管工程。雖然翌日凌晨完成搶修,但相隔12小時及15小時後又再次封路,導致連日往九龍方向交通大擠塞,事後有駕駛者更投訴疑因維修工程令路面變差,導致車輛受損。有地區人士直言,三度搶修擾民,情況並不理想。
吐露港公路水管爆裂,兩日要三度搶修。
運署曾表示,爆水管路段翌早繁忙時間仍會受阻。
事發於本月20日下午,吐露港公路往九龍方向近沙田馬場對開路面,有地下鹹水管突然爆裂,導致中線及快線路面一度出現路陷及水窪,需要緊急封路進行搶修。
經通宵搶修,爆水管路段翌日早上曾恢復通車。
首度封路現四公里車龍
由於只剩下慢線可行駛,下午繁忙時間車龍一直延綿逾四公里到白石角。當時,由於對面剛巧於大埔出口附近亦發生車禍,最終來往方向都嚴重擠塞,令大批居民下班後滯留路上。
直至當晚深夜,大批工人仍在該處進行搶修,運輸署更一度預料工程難以在翌日上午繁忙時間前完成,為免影響市民上班,署方經傳媒發出特別交通消息,呼籲市民出行前預早計劃行程,並建議駕駛人士使用其他替代道路前往各區。
運署實時路況顯示, 涉事路段連續兩日大塞車。
第二三度封路相距三小時
同時,九巴及城巴亦安排來往沙田、大埔及北區至市區的巴士改道行駛,令多區不少居民為翌日上班上學的交通感到擔憂。
幸經過通宵工程後,受影響路段於21日清晨六時許提早解封,現場中、快線兩條行車線隨即解封,所有巴士路線按原有路線行駛,無需改道。惟直到當日晚上六時許,附近路段疑再有水管爆裂,需要再次封閉進行約半小時維修。及後到晚上九時更第三度封閉,現場交通因而多番受阻。
吐露港公路往九龍方向,一度三線變一線。
司機:駛經水窪車轆變形
事後有司機投訴指,在第二次工程解封後,即21日晚上9時許經過現場完成維修的路面時,當駛經一個水窪時,疑因路面凹凸不平而導致車輛顛簸震盪,檢查時發現車輛輪殼變形損毀,幸未有釀成車禍。
沙田婦女會耀安區社區代表莫熹雯向《我家》表示,明白緊急事故難以預料,維修亦需與時間競賽。但正因吐露港是沙田連接大埔、北區,以至出九龍的主要道路,一旦需要封閉擠塞將牽連甚廣,隨時令整區癱瘓。
有車輛經過滲水路面後,聲稱引致損毀。
莫熹雯促跟進多番搶修原因
莫熹雯又指,需要多番搶修的情況並不理想,過去區內如馬鞍山亦曾有水管「爆完又爆」,當中有拖延處理情況,令大量家庭的用水供應受影響,因此水務署及路政署有必要跟進今次需要三度搶修的原因,評估當中有否牽涉工程質素或錯誤調節水壓的情況。
另外,她認為今次事件造成大擠塞牽涉多區居民,反映興建沙田繞道的必要性,避免出現事故時,市民難以有其他路線作替代。
莫熹雯認為三度搶修不理想,冀署方跟進。
審計報告批部門 水管跟進欠理想
審計署今年中曾發表調查報告,發現水務署及路政署在爆水管時的管理和維修上出現諸多延誤,在逾6,000宗鹹水管事故中,平均要花22小時才能閂水掣,最長更要花49日才能閂鹹水掣,居民無水沖廁的不便白白延長。
水務署在2018年至2021年3月,接獲2,544宗有關海水供應系統投訴,當中四成四涉無沖廁水或供水欠佳,兩成六涉水管滲漏或爆裂。
然而審計報告指出,署方處理遲緩,四分一個案需花1至12個月才完成跟進。水務署在接獲6,193宗鹹水管滲漏報告中,平均要花22小時才能閂水掣,最長更要花49日,署方辯稱延誤原因是「工地因其他情況受阻」;當中217宗因此「無水廁」長達1日至7日。
今年報告是繼2018年後,審計署再度發現部門爆水管處理出現問題。
地底設施複雜,工作人員維修水管需時。
【水管爆裂原因紛紜 水掣關閉難度不一】
水管爆裂的原因眾多。除了因為水管本身或接駁口老化而爆裂外,亦有可能承托水管的土層變軟,使水管局部失去承托而爆裂。此外,工程的挖坑工程、超重車輛的負荷、震動、地底泥土移動或地下土質腐蝕喉管等,都會令水管出現滲漏,甚至爆裂。
當水務署接獲爆喉報告後,會立刻派出當值人員趕赴現塲把有關水掣關掉,以便在最短時間內截斷湧出的水流。在關閉水掣時,人員要正確地找出爆裂的水管及所有有關水掣的準確位置,並在關閉水掣時,考慮停水所涉及的範圍和受影響用戶的數目。
有水務工程人員解釋,由於地底設施多且複雜,因此有時要找出涉事水掣並不簡單,而且有時候水掣的地面渠蓋,或被湧出的水及沙石阻塞而難以揭開。最終,要花更長時間去關閉更多和更遠的水掣,影響的範圍亦有機會因而大增。
2020 年大涌橋路爆水管,引發大塞車。
我家焦點
沙田
交通
民生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