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是香港回歸祖國26周年,同時是新一屆特區政上任一周年。就民生政策,現屆政府強調「要追時間」,如簡約公屋等加快推行,加上在中央關顧下全面恢復兩地通關、延長回鄉證有效期等支持令經濟迅速恢復;而今年區內亦有不少新基建落成,如屯門醫院新急症室啟用,有地區人士認為施政效率明顯提升,加上國家關愛令市民感受幸福感增加。
北環線料2025年動工興建。(構想圖)
新急症正門離舊入口30米
近期區內的重大基建項目再有新的進展,其中屯門醫院的急症室擴建部分,已於6月15日早上8時投入服務,新急症室正門改設於新建成的手術室擴建大樓地下,與舊有入口距離約30米。
擴建後的急症室比以往大一倍,設有的分流站有亦增加,由3個添至5個,等候的座位亦由100個加至150個。除新急症室外,新的深切治療部及手術室,亦分別在7月及第四季投入服務。
港鐵北環線古洞站今年動工
除了屯門醫院急症室,港鐵北環線項目的東鐵線轉車站古洞站,亦於今年開始動工,而整條北環線的港鐵站,包括古洞、新田、牛潭尾、凹頭站和錦上路站亦已落實初步設計規劃,將會於2025開始展開工程。
而去年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提出的8個簡約公屋,當中4個項目位於屯門及元朗,立法會財委會早於今年3月通過首批簡約公屋撥款,元朗攸壆路、屯門第3A區的工程已隨即開展。
屯門南延線及古洞站落實年內動工。
巫成鋒:政府施政效率明顯提升
屯門西北分區委員會主席巫成鋒認為,現屆政府在回應民生及加快興建房屋的施政效率明顯提升。他尤其深刻的是今屆政府官員由特首帶領李家超積極落地聽取民意,以及與地區人士緊密合作。以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為例,司長早前帶領的地區事項統籌工作組,能大大改善大橋街市等地方的市容。
另外,巫成鋒續指,本港仍有不少市民居於劏房及不適切房屋,政府因此決心覓地資助過渡性房屋,如由新界社團聯會社會服務基金營運的「恒莆新苑」即將落成,本月初舉行招租發佈會;以至由政府主導興建簡約公屋,也令人看到政府的期望與決心,就是盡快令市民「告別劏房,住得更好」。
除了硬件發展,巫成鋒表示,全面恢復通關令市民如願回內地探親及旅遊。早前,部分市民因未能及時辦理回鄉證到期換發手續,國家因此立即為今年內過期的回鄉證的本港市民作出特別安排。另外,「港車北上」計劃及於國家載人航天工程計劃首度在本港選拔載荷專家,可見國家對本港的支持及關愛。
巫成鋒(右)感謝中央協助市民續領過期回鄉證。
屯門第 54 區簡約公屋地已平整。
兩地政府合作的「港車北上」計劃已展開。
田北辰關注新急症室人手編制
屯門醫院新急症室啟用首日,實地視察運作的新界西北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表示,屯門醫院擴建計劃已久,終在今年完成擴建急症室。他認為,新急症室空間大、設備齊,交接運作亦十分暢順,給予99分,只有新入口無瓦遮頭等小問題有待改善。
田北辰續指,正因該急症室處理全港兩成急症求診人士,因此除硬件完成更新外,更關注新急症室以至屯門醫院的人手編制,確保實際人手與人手編制差距縮窄,因此他亦支持對引入非本地培訓醫護,令人手問題會慢慢改善得到,才能確保質素。
屯門醫院新急症室啟用首日,田北辰到場視察。
【元朗區及屯門區內部分民生工程新進展】
2022年10月19日
施政報告公布計劃興建中鐵線及北都公路
施政報告落實發展簡約公屋,包括屯門及元朗共四選址
北部都會區將建多層工廈重置棕地作業,元朗共五幅選址
2023年2月3日
政府宣佈屯門南延線預計今年動工,目標於2030年落成
2023年2月28日
龍鼓灘縮填海規模,重新規劃屯門西地區
2023年5月10日
政府宣布古洞站詳細設計大致完成,將於今年動工
2023年6月8日起
新社聯過渡屋「恒莆新苑」招租,最快今年11月入伙
2023年6月15日
屯門醫院新擴建急症室啟用
新社聯過渡屋恒莆新苑已開始招租,料年內入伙。
【慶7.1全城優惠 免費電車小輪隨你搭】
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6周年,政府及公營機構特意推出多項優惠活動,讓市民共慶回歸。
七一回歸紀念日當日,康文署轄下多個康樂及文化設施會將免費開放於市民使用,包括室內及戶外的設施,如公眾泳池、太空館常設展覽、科學館、文化博物館及藝術館專題展覽等,而天水圍濕地公園亦免收入場費。
同時,市民亦可免費參觀M+博物館所有展覽,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七個專題展覽。另外,活化歷史建築下12個項目亦會安排免費導賞。至於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亦定於6月30日至7月2日一連三日,於銅鑼灣維園足球場舉辦慶回歸活動。
至於交通,七一當日天星小輪往來尖沙咀至灣仔的航線,以及富裕小輪水上的士、中環往來紅磡、屯門大灣、北角觀塘等多條航線都免費乘搭。電車亦於七一起一連五日,有免費乘搭優惠。飲食業界亦響應政府於超過1,000間食肆,在七一提供餐飲優惠。多個商場亦提供不同類型的優惠活動例如是禮券贈送。
回歸紀念日多項交通工具免費乘搭。
【傳統花牌處處見 喜慶氣氛濃】
回歸當日,除了金紫荊廣場會進行隆重的回歸日升旗儀式外,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亦定於6月30日至7月2日一連三日,於銅鑼灣維園足球場舉辦慶回歸活動。
除了全港性慶祝活動,新界不少鄉事委員會,也在鄉村製作傳統花牌慶祝回歸26周年,如十八鄉、屏山鄉及八鄉鄉事委員會,均在會址或鄉村當眼位置豎立並展出慶回歸巨型花牌。
花牌早前已獲列入本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上會用以慶賀節慶等場合,作為大型裝飾。花牌的製作過程繁複,包括寫大字、摺花、製作配件、上棚等,要製作一個大型花牌,一般需時最少15至20天,完成製作程序後,就會運到現場組裝。
大型花牌在市區漸趨罕見,幸新界居民仍保有此傳統,以表達喜慶的心情。
十八鄉鄉事委員會展示慶回鄉傳統花牌。
【市民有話說】
屯門居民楊女士:盼比回歸時光輝
希望香港今後可以比九七回歸時光輝,繼續繁榮安定,人人有屋住。
元朗退休校長梁肇祺:教育須重國觀念
回歸前的教育刻意忽略家國民族意識薰陶。香港未來教育必須鞏固家國民族觀念,利民強國,自強不息!
我家焦點
交通
民生
生活
屯門元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