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赤公路於上月27日正式通車,新路自開通後連續九日以來,每日均發生事故,除因不少遊人貪新鮮於假日試路,而加重皇珠路及龍門路一帶交通負荷外,早被地區人士斷言易招意外的龍富路迴旋處,亦至少發生了包括翻車在內的六宗車禍。此外,上月底屯赤隧道內更曾發生地下維修通道閘門彈開罕見事故,千瘡百孔隨時「因快得慢」。
屯赤公路頻頻出事
2020年12月27日
首日開通兩車隧道追撞,大批車輛首日試路逼爆
屯赤公路於上月27 日通車,首日逼滿試路的私家車。
12 月27 日:通車首日下午便發生意外,兩車在隧道內發生碰撞。
2020年12月28日
晚上繁忙時間塞爆;機場巴一度改行舊路
2020年12月29日
來回方向慢線一度因緊急維修封閉
2020年12月30日
發生地下維修通道閘門彈開事故
2020年12月31日
龍富路迴旋處貨櫃翻側意外
2021年1月1日
龍富路迴旋處巴士泥頭車相撞,兩日四意外
1 月1 日: 迴旋處巴士泥頭車相撞,令屯赤公路兩日內發生四宗意外。
2021年1月2日
龍富路迴旋處兩車相撞、龍門路往屯赤擠塞
2021年1月3日
龍門路近內河碼頭自炒
2021年1月4日
龍門路近蝴蝶邨、龍富路迴旋處交通意外
1 月4 日:龍富路迴旋處再發生涉泥頭車的車禍。
除夕元旦
市民遊車河添負荷
屯門赤鱲角公路於上月27日通車,首日及通車第六天元旦假期,均吸引不少市民試行新路,令屯門駛入新路及東涌一帶均交通擠塞。由於通車首日多車令車流倒灌導致交通癱瘓,運輸署不得不發出特別交通消息,連日呼籲前往東涌市民最好乘搭公共交通。
不少司機表示,特意趁假日新路通車湊熱鬧試行。屯門居民亦受惠,有龍門居民平日駕車去東涌東薈城最快只要10分鐘;富東邨街坊由屯門建生邨去東涌,也只需要30分鐘。
惟路新車多,意外也相應增加。就在運輸署宣佈首工作天早上新路大致暢順後,屯門公路往元朗方向近新墟晚上發生交通意外,車龍倒灌到皇珠路、龍富路及屯赤隧道,令部分首日改行新路往屯門的機場巴士班次,最終改回行舊路,經青馬大橋及屯門公路到機場。
黃昏通往新路的交通倒灌塞爆,機場巴一度改行舊路。
設計缺陷
巴士與泥頭車爭路
除了屯門交通擠塞引起倒流外,早被地區人士批評的屯赤公路龍富路迴旋處,連日來亦至少發生六宗車禍。最嚴重一宗是除夕中午時份,一輛貨櫃車轉彎時失控翻側,幸司機僅輕傷。
連同該宗意外,在除夕及元旦兩日,同一個迴旋處已發生四宗交通意外,包括一輛來往龍鼓灘的K52線港鐵巴士,在迴旋處與泥頭車擦撞。有市民意外後直言,屯赤迴旋處往蝴蝶灣方向,巴士要經左線出迴旋處順外圈行、或從右線出迴旋處,就要連過兩線才能入內圈,要與大量來往堆填區的泥頭車爭路,一旦攔腰相撞後果堪虞。
運署籲勿心急試路
警方加強打擊違泊
運輸署發言人回覆指,根據運輸署的觀察,通車首日前往大嶼山的車流量較一般周末顯著增加,並以自駕遊的私家車為主,加重屯門──赤鱲角隧道及東涌市中心一帶的交通負荷。
該署呼籲前往大嶼山的市民不要急於試行屯赤隧道,應盡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並要求營辦商視乎情況在有需要時加強服務。警方亦會在加強在東涌一帶指揮及疏導交通,並會針對違例泊車嚴厲執法。
運輸署發出特別交通消息,連日呼籲前往東涌乘搭公共交通。
隧道活門彈開車輛險墮地底
除了交通意外,屯赤隧道於通車後第四日發生在行車線上的地下維修通道閘門彈開事故,險導致嚴重事故。
事發於去年12月30日晚上七時許,有車輛行經隧道往屯門時,突然目睹路中心一塊遮蓋維修通道的活門意外打開。
路面現大窿密斗收慢
有汽車的行車紀錄儀拍下當時的情況,當時隧道內車輛車速平均約每小時80公里,一輛密斗貨車在左線行駛期間,突然收慢扭左軚駛往路肩,後車一度不知發生何事,直至慢車後才發現路中心遮蓋維修通道的活門無故打開,路面出現一個大洞。
路政署發言人回覆《我家》指,當日往公用設施走廊的緊急入口突然打開,隧道管理公司及警方已即時到達現場,並封閉該行車線,以確保安全及讓承建商作緊急檢查及維修。事件沒有引致交通事故或受傷。
發言人續指,初步發現緊急入口的部分組件損毀,已安排承建商詳細調查緊急入口突然打開的原因,並詳細檢驗隧道內所有公用設施走廊緊急入口的情況,以防止同類事件再發生。
賴嘉汶:長遠宜加建天橋分流
早於屯門公路開通前,屯門區議員賴嘉汶視察新路,已多番表示迴旋處的設計存在缺陷,並指出因運輸署對該處重型車流量及危險性過份樂觀,而有可能會造成相反方向的車輛擠塞,甚至引致交通意外。
就通車後連日發生意外及事故,雖然幸而未有人嚴重受傷,但賴嘉汶向《我家》直言,仍對此感到十分擔憂。
賴嘉汶早斷言龍富路迴旋處設計存缺陷,對此感到十分擔憂。
促改善區內道路規劃配套
賴嘉汶認為,署方不應為怕犯錯而繼續容讓迴旋處缺陷存在,相反應盡快糾正問題預防再多的意外發生。長遠而言,她與民建聯新界西團隊認為,可在龍富路加建天橋避讓車輛直達隧道作分流,從而減少車輛駛經迴旋處。
另外,她亦重申,開通新路後區內道路規劃配套明顯不足,一有意外隨時令整區交通「攬炒」,尤其皇珠路及龍富路交通明顯在通車後會加重負荷,因此促請署方改善應對。
我家焦點
交通
民生
生活
屯門元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