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曆四月初八為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據記載,在二千五百多年前農曆四月初八,釋迦牟尼誕生在印度迦毘羅國(現尼泊爾境內)為淨飯王太子,俗名悉達多。太子的誕生,就是「浴佛」的儀式的由來。
據說太子誕生時,天樂鳴揚,香風四散,花雨繽紛,宇宙光明,悉達多落地後,不扶而行,向東南西北各走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此處「我」指人純真的本性,亦即佛性。見《長阿含經》)此時大地震動,天女散花,四天王以十二種香湯、名花灌沐太子金身,九龍亦從上而下吐水,一溫一涼為太子沐浴,「浴佛」的儀式便由此而來。
具象徵意義的淨化身心儀式
浴佛偈云:
我今灌沐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海,五濁眾生離塵垢,同證如來淨法身。
釋迦牟尼,印度人稱佛陀the Buddha,翻譯為「覺者“the awakened"」,就是覺悟的人、開悟的人。「浴佛」儀式是紀念佛陀降臨世間,印度人出生總是要沐浴,釋迦佛出生時,也當然要沐浴身體,所以叫慶生,紀念聖者的出世。
「浴佛」的意義,用淨水洗浴佛像是表達對佛陀的虔敬;另一方面,借喻洗滌我們內在身心的污穢,藉著灌沐佛像,觀想以淨水洗滌我們的身心,從而讓身心能得到潔淨、輕安。「浴佛」的重點,「外浴太子,內浴自心」,更是去除對貪瞋痴煩惱的執著。
好壞皆緣起 隨順生活得自在
佛教,不是叫人避世。佛家不否定有外在事物現象的存在或顯現(緣起),佛家否定有恆常獨立自存的「我」(空性)。現代人學習一點佛學,了解種種事物現象無論好壞都是「緣起」,把種種感受視為是因緣生滅的過程,隨順生活之,不被外相所迷惑,這樣就可以有「自在」人生!
【思考點】
自我執著產生煩惱
第一,人之所以受苦是源自於慾望有了「自我感」,就會開始滿足慾望。如此就會陷入執著,尤其是當慾望無法滿足時而感到痛苦(Albahari,2014)。
第二,慾望帶來的樂趣短暫且不穩定通常樂趣是不可靠,因為這些刺激是來自經常變動與不穩定的外在事物及環境。當喜愛的刺激出現時,與之相關的愉悅感就出現,然而一旦刺激消失,愉快的感覺就會失去。
【話你知】
釋迦牟尼開悟首句
《華嚴經》記載,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後的首句話是:「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粗略的解釋,所有眾生都有佛智,本自具足佛性,但錯誤認為有一個實在的「我」存在,這樣的「自我感」只是一種虛妄的錯覺、幻覺。
這樣的「自我感」,乃是由眼、耳、鼻、舌、身接觸外在世界,喜歡生樂受而起貪,討厭生苦受而起瞋等,種種苦樂感受執為實有,強化了「自我感」,致使憂悲苦惱不斷流轉。這樣人的心自然被所謂的愛恨情仇、憂慮開心所牽引綑綁。
生活
學習
心靈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