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近日抱恙在家,令習慣忙碌工作的我,可以偷閒數天卧床看書。原本只想嘆下「小病是福」,後來竟又學人「思考人生」,由過往大病一場所得的啟示,再跳到佛經的故事……
【經典有益】
讀維摩詰經 感悟生命無常
佛經裏的一個故事:「《維摩詰所說經》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文殊師利菩薩遵照佛陀的意思前去探望患病的維摩詰居士。
菩薩到居士床前「問疾」(探病問候):「你這個病究竟是怎麼來的?」居士答道:「唉!是大悲心引起的。」
故事中維摩詰居士是要藉己之病告訴大家,菩薩具大悲心,愛所有眾生如子,不忍眾生受貪、瞋、癡等煩惱纏擾而病,遂為度眾生而投入人群,所以也會有生死。因為有生死,所以會生病,只要所有眾生受度解脫,身病、心病皆無,菩薩自然就無病。
《大般涅槃經集解》言:「生老病死,眾苦之本。」佛陀教示世人,要常常體會生老病死的痛苦,才能不貪著世間,一心向道,免受生死輪迴。
敦煌莫高窟中的「文殊問疾經變圖」
「四大不調」對應部位
所謂「四大不調」是佛法對世上一切物質的形象比喻。
1. 地大,以堅硬為性,如人身中之脂肪、內臟、髮毛、爪齒、皮肉、筋骨、等均屬之。
內臟的器質性、功能性病變及骨折、腫瘤等,就是「地大不調」。
2. 水大,以潤濕為性,如人身中之汗、唾涕、膿血、精液、體液、痰淚、大小便等均屬之。
若罹患白血病、血癌、或貧血、高血壓、低血壓,血液循環不順暢、造血功能損壞等,就是「水大不調」。
3. 火大,以燥熱為性,如人體內的熱度,維持正常體溫的系統。此一系統一旦紊亂,體溫即會不正常。
如生病時會發高燒,就是「火大不調」。
4. 風大,指人體內的呼吸系統。若此系統不調,人體就會缺氧,就會出大問題。
腦缺氧、氣喘等,就是風大不調。
【紓壓妙法 貴在持恆】
按不同人的實際情況,可以學習禪修,釋放憂鬱情緒。
有一種呼吸調整方法,讓大家用呼吸調整自己的睡眠。
樂觀態度有助推動患者積極配合治療。
關懷互勉,減低抑鬱情緒及增強樂觀的態度。
擴闊社交網絡,尋求各類型的社會服務和支援協助。
保持穩定而有規律的生活習慣,適量運動,可令身心舒暢提升免疫力。
佛家歸納 三大病因
現代人「病因」林林總總:生理、心理、環境、遺傳等等。佛教論典更將人體的疾病歸納為:四大不調、飲食不周、業力牽引。
「四大」即地、水、火、風,常聽中醫說「風邪」、「上火」等,原理相近。病從口入,飲食不周也較容易理解。至於「業力」怎麼還會跟「病」扯上關係?
看開放下 積極面對
一些疾病,輕如皮膚病,重如中風、癌症等,現代醫學有時查不出病因,多歸咎於「免疫力下降」,但沒有太多人認為這是「業力」造成,《三世因果經》云:「若問前生事今生受者是若問後世事今生做者是。」
那是不是凡事有「定數」便不用積極處理?非也。在了解疾病的致病原因之後,我們就應對自己的一生有個「檢查」。如果前世的因果導致出現無法冶癒的病情出現,一方面要積極冶療,另一方面要主動在佛前懺悔自己的過失,發願修善行,祈請諸佛菩薩加持,儘快冶癒。同時,也要將生死看開,心情豁達開朗,不可怨天尤人,否則就是自欺欺人,於事無補。
下一期,本欄將會談及面對身心問題時,如何以簡單「禪修方法」去處理。到時見!
生活
學習
心靈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