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女兒今年在DSE考獲23分,無緣入讀她心儀的大學酒店管理學系,但她的數學成績很不錯,可以選擇憑此直接入讀大學數學系。但小妮子打算先入讀副學士,期望明年經此曲折途經再入讀自己的心儀學科。可是,此舉卻引來與父親的爭拗。
爸爸說:「憑着數學科,你可以直接入讀大學,為甚麼要那麼曲折?這不是很愚蠢嗎?兜一個大圈很無謂。你考慮清楚嗎?」
女兒說:「我喜歡的是酒店管理,若選修數學才能入大學,有違我的心願,就算能快捷地直入大學,於我也沒意思。另外,你有所不知,我數學成績雖然好,但這只是表面現象,我的成績是操練出來的,我心裏了解,它非我所好,亦非我的強項,這個我比你清楚。」
這故事,相信很普遍存在。如果你家正有孩子在不久的將來要選科,你會怎麼辦?
很明顯,這個爸爸與女兒的個案,是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的分別,是機會、能力、喜好的考量!其實類似問題常常被問起,已經是一個老掉牙的問題。
基本上我贊同以興趣先行,市場與現實次之。因興趣是孩子學習最重要的動力,它可以鞭策孩子創造出無限能量,再創造出無限可能;光纖之父高錕的卓越成就,都是由興趣練就出來的。至於市場與現實,不是不作考慮,但它常常會隨環境、時局而轉變,有時難以正確捕捉。
香港是功利社會,過去我看見很多人以現實作考量。但活到一把年紀後,我目睹能大放異采的,都是以興趣行先的人。
我家博客
生活
陳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