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粉嶺和隆街街巷中一個不起眼的角落,有一家神秘教室,打開門進去,沒有做功課的「肅殺」氛圍,而是一股一股繽紛童真撲面而來,原來是學鼓樂的!鼓樂導師Catherine表示,沒有學不懂的孩子,只有不懂教的老師。
希望小朋友感受到我嘅熱情,然後感染佢哋。—Catherine
棄「鐵飯碗」 抓緊兩兒成長時間
Catherine任鼓樂導師前是公務員,她之所以放棄「鐵飯碗」,全因她六歲和三歲的兒子,「我覺得每日用太多時間去返工,會Miss咗佢哋好多嘅成長時間」。於是,她六年前轉為導師,一年前在粉嶺開辦「兒彤教室」。
每個學生都稱Catherine為「太陽姐姐」,而「太陽姐姐」起名源於她當初教SEN孩子,希望用簡單易明的字,讓孩子留深刻印象,「提醒自己『溫暖』小朋友,希望小朋友感受到我嘅熱情,然後感染佢哋」。Catherine形容非洲鼓是「慈祥嘅媽媽」,只有三個音,較易入門。
Catherine 認為學習非洲鼓不但是一種技巧,同時讓孩子懂得與他人合作。
//一個節奏有快慢之分,就算打得快都要合群。//
有着強勁拍子的非洲鼓又稱「忘憂鼓」,不論什麼背景有什麼心事,大家打同一個節奏,心裡負能量就會消散,「大家都係好into呢樣嘢,令你暫時會放下咗好多嘢」。相較傳統樂器,非洲鼓重視群體合作,孩子要學習調節自己的節奏,「一個節奏有快慢之分,就算打得快都要合群」,「快可能好叻,慢就唔得,亦都係佢哋需要學習嘅地方」。
Catherine有自製的一套教材,例如用動物圖像譜,將抽象的音符轉換成易理解的符號,「用數字對佢哋嚟講好沉悶,有時候比太多言語嘅訊息,佢哋消化唔到,唔知你講啲乜嘢」。由於小朋友專注力有限,所以Catherine亦會安排律動,用身體感受音樂,從而訓練節奏感和樂理,再過渡學傳統樂器。
//佢哋喺學校寫字寫得不好,但呢度佢知道跟住啲拍子去做,係可以做到的。//
Catherine早期課堂以SEN和普通分班,現在則以人數分班,「其實有啲做測驗嘅細路可能比SEN更難專注」。她認為SEN也是打得最好,因為鼓是一個情緒嘅發洩位,表達他們的情緒,同時建立成功感,「佢哋喺學校寫字寫得不好,但呢度佢知道跟住啲拍子去做,係可以做到的」。
有別其他地區具豐富教師資源,Catherine道大埔和北區的SEN興趣班比較少,卻同時被家長的真誠感動,「佢哋令我allin咗呢行,原來我係可以咁樣幫到佢哋」。Catherine未來也希望繼續感染更多小孩,「只要我唔放棄有耐性,佢哋係會感受到」。
室內裝潢與店外世界截然不同。
【星星孩子 因音樂向前邁步】
自閉症小孩給人的印象,通常是「內向、不喜歡與他人溝通、活在自己的世界」。Catherine最難忘是有一個四歲學生不能獨立上堂,被其他興趣班拒絕,因此她先建立關係,讓他們放下戒備心,「用數字歌和ABC歌,打開咗佢哋隻耳先」。
一開始要媽媽陪住,到最後15分鐘媽媽離開,學生獨立上堂,該情該景令媽媽大哭一場,「我冇諗到可以令一個媽媽咁感動。喺個家長未放棄之前,我都唔會放棄任何一個小朋友」。
用動物圖像表達拍子, 孩子更易學習。
Catherine 與家長常談論育兒心得。
文化
專訪
生活
大埔北區
學習
社區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