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灣葵青離島)學生快門說心聲 對一草一木皆有情

 2025-06-26
(荃灣葵青離島)學生快門說心聲  對一草一木皆有情

在一個尋常的學校早晨,陽光穿過樹葉灑落地面。來自獅子會蔣翠琼中學的幾位學生,透過鏡頭捕捉這些轉瞬即逝的光影,同時為可持續發展的訊息留下紀錄。他們的作品在《ESG碳中和慈善攝影比賽2025》獲得多個獎項,包括「我最喜愛相片獎(學生組)」,觀者從中可感受年輕一代憑記錄一草一木中流露對地球的關懷。


鄭元芊拍攝校內粉紅色花朵。


得獎作品:《陽光下的綠葉》


//我覺得粉紅色好吸引,好似畀人希望咁。—鄭元芊同學//


得獎作品早前在樂福廣場展出,同學們站在屬於自己的得獎作品前,自信地向記者講述照片背後的故事。鄭元芊同學的金獎得獎作品拍攝校園內一叢粉紅色花朵,在綠葉間格外鮮明。她分享道:「我覺得粉紅色好吸引,好似畀人希望咁。植物可以吸二氧化碳,幫地球清新空氣,呢個角度就好切合ESG主題。」


趙博霆同學則記錄草地一角,他說:「好多草圍住一齊,就好似守護緊個地球。原來草都可以吸碳,影完先知道佢哋嘅重要性。」


得獎作品:《粉紅色的希望》


得獎作品: 《籃球場旁的綠色守護者》


//同學們雖然簡單用手機影相,重要係你個眼光同你點樣理解世界。—陳Sir//


這些作品雖出自學生手中的手機或平板,卻顯出獨特的觀察角度與真摯的環保訊息。帶隊指導的陳Sir坦言,這次攝影比賽不單是藝術體驗,更是一場關於可持續發展的實踐課。「我會帶佢哋喺校園內影,教佢哋點樣轉角度睇世界,例如下面望上樹葉,就會發現唔一樣的綠色。」他續指:「同學們雖然簡單用手機影相,重要係你個眼光同你點樣理解世界。當你覺得自然美,你就會自然想保護佢。」


「影像唔只係紀錄,而係令ESG理念變得可見、可分享的行動證據,」攝影比賽主辦單位代表Daisy表示,「我哋希望透過呢個比賽,鼓勵學生與社區一齊用鏡頭發掘日常生活中的可持續精神,喚起社會對環保與共融的關注。」對於學生而言,今次不只是一次參賽,更是開眼界的體驗。陳Sir指出:「平時佢哋生活圈子細,可能淨喺葵青區活動。今次有機會見識唔同學校、唔同界別嘅作品,開放咗眼界。」


陳Sir說,學生藉參賽開了眼界。


比賽主辦方表示,得變作品令ESG理念變得可見。


【看歷史古蹟及雪山 喚起環保使命感】

香港扶幼會則仁中心學校學生陳宇航,憑作品《酸雨破壞了我們的文化傳承》奪得學生組「永續星輝大獎」冠軍。作品拍攝於他參與西安交流團期間,定格在一處歷史古蹟,畫面莊嚴寧靜,卻配上沉重一句:「酸雨破壞了我們引以為傲的東西。」


//感受到中華文化嘅深厚,同時見到有啲石雕開始風化,心裏好唔舒服。—陳宇航//


「親身去到西安,見到咁多歷史建築,好感受到中華文化嘅深厚,但同時又會見到,有啲石雕已經開始風化,心裏好唔舒服。」陳宇航接受訪問時說,「我想藉住呢張相,提醒大家,其實環境污染對文化傳承都有影響,唔止係自然生態咁簡單。」


陳宇航表示,環境污染會影響文化傳承。


//見到壯麗嘅雪山,真係覺得地球好靚,覺得人類要保護呢啲美景刻不容緩。—湯景軒//


同校中五學生湯景軒則憑作品《生命之樁,永續之根》獲頒「低碳獎」。他拍下雲南雪山腳下的一處枯木與新芽,「當時去交流團,見到壯麗嘅雪山,真係覺得地球好靚,但一諗起極端天氣、氣候變遷,就覺得人類要保護呢啲美景已經刻不容緩。」


湯景軒擔心極端天氣摧毀大自然美景。



文化

專訪

生活

荃灣葵青離島

學習

社區人家



相關文章


去書展 重新認識屬於你的香港地區焦點

去書展 重新認識屬於你的香港

那些年,我們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走入人山人海的書展會場,一本本色彩繽紛的兒童圖書目不暇給;長大...

魔鬼山──曾經的軍事據點古蹟古鄉

魔鬼山──曾經的軍事據點

上一期古蹟古鄉為大家解答了萬佛寺是否真有萬尊佛像後,今期就帶大家看一看位處西貢區和油塘區交界的...

行麥理浩徑 睇靚景去也!新界獵奇

行麥理浩徑 睇靚景去也!

經過了首三段的麥理浩徑,準備踏上麥徑最艱苦的第四段路了,從企嶺下開始,橫跨幾個大山,路途長耗時...

馬騮仔召集!MONKICHI夏日動感運動會家‧多一點

馬騮仔召集!MONKICHI夏日動感運動會

置富Malls旗下各大商場趁暑假又有新活動,聯同OSARU NO MONKICHI於不同場景主題佈置展現活力,務必成...

項明生──橫濱山手西洋館──外交官之家我家博客

項明生──橫濱山手西洋館──外交官之家

早稻田大學早年名為「東京專門學校」,今天它已成為國際知名學府,前國家主席江澤民、胡錦濤訪問日本...

只能講句:麥徑無限好!新界獵奇

只能講句:麥徑無限好!

行到這裡,我們已走過62公里的路程,最後的四段麥徑,剛好由香港的中心位置城門上水塘出發,亦是麥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