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劏房等不適切房屋問題嚴重,過渡性房屋需求殷切,陸續有發展商借地或捐地,配合政府增建過渡性房屋,當中由會德豐地產借出予九龍樂善堂、位於大埔汀角黃魚灘擬建逾千伙項目,早前正式向城規會提交申請。雖然有市民盼政府盡快增加過渡房供應,惟有居民及地區人士擔心,現時汀角路配套不足,一旦項目落實會令交通擠塞惡化。
目標為基層提供適切住所的慈善機構九龍樂善堂,近年積極推動過渡性社會房屋。除在土瓜灣改建小學校舍作過渡性房屋外,樂善堂因應地產商會德豐以每幅土地一元象徵性租金,借出為期八年的汀角黃魚灘土地,今年初擬於該處以組裝合成方法興建1,236伙單位,以加快短期房屋供應。
項目正待城規會審批。
今次是繼房協於去年改裝大埔滘九廣鐵路職員宿舍作「策誠軒」過渡房屋後,區內再有新的相關項目。
11座四層住宅料居3600人
據樂善堂向城規會提交申請方案表示,該鄰近比華利山別墅的項目,將申請作為期五年的過渡房屋,相關土地佔地逾15萬方呎,總擬建樓面逾23萬方呎,擬建11座樓高四層的住宅物業,以及兩幢樓高一層的商鋪,預計可供約3,600人居住。
《我家》記者日前到黃魚灘視察,發現村內多處掛有多幅反對建過渡屋的橫額。而該幅擬建屋的土地四面被村屋環繞,部分已平整用地正被圍封,也有部份地方正用作貨倉,另外附近亦有閒置綠化帶及沼澤,保留鄉村風貌。
樂善堂強調,項目通過採用綠色園景設計、可持續建築設計和組裝合成方法,冀建立一個對環境友好和可節省資源的社區,並會對保存生態環境採取適當緩解措施,令項目不會對周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樂善堂擬於汀角黃魚灘建過渡屋,提供逾千伙單位。(效果圖)
項目用地四周為黃魚灘村屋。
劉志成:汀角路交通添負荷
雖然過渡性房屋可為正居於不適切居所的市民,短期內解決居住需要,惟新建的項目將難免增加汀角路的負荷。汀角路民生關注組主席劉志成表示,汀角路一帶人口正不斷增長,引起區內交通、排水等問題愈見嚴重及矛盾,過渡屋項目將令問題更為惡化。
劉志成向《我家》解釋,特別是龍尾泳灘即將啟用,該處現時新增的一組交通燈,令汀角路交通擠塞更見嚴重,因此區內配套問題,長遠仍需與政府部門商討,因此他早前收集近千封附近村民的信件,反對該項過渡性房屋申請,促城規會細閱反對信提及的種種問題。
劉志成( 右二)指過渡屋將令區內交通及排污問題惡化。
胡健民:政府應與居民溝通
民建聯大埔支部副主席胡健民則對項目持觀望態度。他表示,基於公屋供應大落後,民建聯在政策上一直支持有更多過渡性房屋單位,照顧數十萬計居於不適切居所的基層市民。
惟胡健民同時強調,不只今次汀角過渡屋項目,每次有新項目的選址,政府應與當區居民及持份者充分溝通,了解相關人士意見及憂慮。
該處部分用地已完成平整。
黃魚灘村內掛起反對建過渡屋的橫額。
前九鐵宿舍180單位 租予基層家庭
房協去年與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簽訂協議,以五年期借用方式,使用其位於大埔滘九廣鐵路職員宿舍物業逾130個單位作為過渡性房屋。
房協社聯分別負責
其後,在關愛基金的資助下,房協在2020年5月展開單位翻新工程,並將其命名為「策誠軒」過渡性房屋項目。去年六月,項目收到到超額七倍的逾千宗申請,並於去年11月完成編配及陸續入伙。
當時在房協共收到的1,141宗申請當中,三人家庭申請有609宗、四人家庭有453宗、五人家庭為76宗,而六人家庭則有3宗,反映不少家庭正面對不適切房屋問題。
除了房協外,該港鐵物業亦有另約50個單位,將交由社聯經「社會房屋共享計劃」出租予有需要人士,並會向相關住戶提供家庭支援服務。
前大埔滘九鐵宿舍由房協借用為過渡屋。
【關愛基金撥款9,500萬 助酒店改為過渡屋】
過渡性房屋專責小組早前獲得扶貧委員會支持,從關愛基金撥款9,500萬,推出先導計劃,以資助入住率偏低的酒店及賓館,並藉非政府機構提供過渡性房屋單位。
逾100單位月租1500至2400
首個位於土瓜灣的先導計劃同樣由九龍樂善堂營運,前身為郵輪酒店(BHotel),提供超過100個面積由120呎至240呎、有獨立浴室及基本家具的房間。農曆新年前,樂善堂與酒店業主達成共識,並簽署合作備忘錄,以低於疫情前的租金將酒店房間作過渡性房屋之用。當獲批資助後,雙方將簽訂租約,隨即開放予基層家庭申請,預計於今年中入伙。
與過渡屋「樂屋」一樣,申請資格為居於惡劣環境或急需社區支援、輪候公屋三年或以上的家庭,綜援家庭或每月收入低於中位數55%的家庭可獲優先編配,預計每月租金約為1,500至2,400元。
惟有議員在立法會會議上擔心,將酒店或賓館暫轉做過渡屋,會影響酒店從業員生活。運房局回應指,在有興趣參與計劃的酒店或賓館中,大部份已暫時全面或局部停業,而參與計劃後能令他們盡快恢復本業,故不論短期或長期租用,都不影響從業員,反而能讓處所復業。
首個酒店改作過渡屋的先導項目位於土瓜灣。
我家焦點
交通
民生
專訪
生活
大埔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