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灣海濱上月中變身登場!原先分隔海邊及行人的花槽已「拆牆鬆綁」,配搭無欄桿親水海堤設計,不同於以前管理海旁的模式。領導籌劃項目的地區人士直言,項目由上一屆荃灣區議會沿海事務委員會籌劃,並申請政府撥款、由部門負責興建,是議會與政府合作的成功例子,惟坦言因區議會換屆令美化無以為繼,殊為可惜。
荃灣海濱優化工程(第一期)於上月13日公布逐步開放,該期工程定於荃灣海安路麗城花園對開一段全長700米行人路進行,將原有通道活化成海濱悠閒空間。
沙田居民專程帶同毛孩放電
《我家》記者現場所見,有別於傳統的政府海濱空間,新的設計理念在荃灣海濱顯得份外親民及摩登。工程拆除原先分隔海邊和行人路的花槽,繼而引入低矮石壆的設計,令無論前方散步、或是在後方閒坐的市民,均沒有阻礙物阻擋他們與海的距離,視野更為遼闊。
此外,該處沿岸更設有由本地設計師創作的卡通人物「癲噹」,「期間限定」展覽,亦有引入欄桿桌及棋盤桌等互動元素。雖然記者到訪的是平日下午時間,但仍吸引不少市民前來散步,更有由沙田專程帶同毛孩到場「打卡」的市民,大讚該處設計親民。
沙田居民專程帶同毛孩到場「打卡」,並大讚該處設計親民。
麗城花園三期居民蔣先生指,樂見沿海美化,直言「等到頸都長」。
林琳憂現屆區會無心跟進
荃灣區議會沿海事務委員會前主席林琳向《我家》憶述,多年來荃灣居民一直希望海旁,能由以往停泊躉船的臭港,活化成居民散步的海濱,然而多年來部門一直苦無寸進,海濱一直被閒置。於是當她擔任上屆區議會沿海事務委員會主席後,每兩周跟相關部門開會要求交代進度,因此今日第一期的海濱優化工程才得以落成。
林琳表示,當日她成功把握契機促成以專項撥款優化海濱,並全程主導要求參考外國海濱的設計,撇棄舊有海濱人海分隔的思維,終令荃灣海濱耳目一新成為受市民歡迎的地方,她感到十分欣慰。惟她擔心,區議會換屆後沿海事務委員會出現斷層,當區區議會淪於政治炒作,無人再像她一樣繼續督促推展餘下海濱優化,改善民生。
林琳擔任沿海事務委員會主席期間,跟進的海濱空間大功告成。
區會與當局協作典範
發展局發言人回應《我家》表示,荃灣海濱悠閒空間優化項目由地區人士倡議,在籌劃階段局方參與當區沿海事務委員會拓展公共空間。發言人稱,介乎海濱花園至灣景花園的海濱已劃為「休憩用地」,面積達14.7公頃。整段2.5公里長海濱長廊已全面貫通。
發言人續指,該項目是首個優化海濱專項撥款下,而引入無欄桿式設計的項目。無欄杆海堤在世界各地類似的海濱極為普遍。繼荃灣海濱和西九藝術公園後,亦正在灣仔的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及銅鑼灣避風塘海濱興建海岸堤階,預計今年底至明年初落成。
新荃灣海濱悠閒空間引入多個互動藝術裝置。
【海濱變「新」過程】
荃灣海濱近海安路一段,過去一直閒置。
直至近年,參考外國親水做法施工優化。
新的荃灣海濱空間上月中開放。
單車徑同步啟用
市民誤當緩跑徑?
新界單車徑網絡中,繼屯門至馬鞍山段單車徑去年啟用,荃灣至屯門段單車徑的前期工程,即荃灣西站對出、連接荃灣青荃橋至灣景花園長約2.3公里的荃灣單車徑部分路段,亦與荃灣海濱悠閒空間同步啟用。
現場所見,單車徑有不少單車友經過,惟因為到麗城花園附近完結,有部分踩單車者會原路折返,也有人會駛出馬路繼續前往深井。此外,雖然沿途有不少提示提醒行人不要於單車徑上行走,但仍有少量市民於單車徑上跑步,令路面情況變得混亂。
至於整段共22公里長的「荃灣至屯門主幹線」,大部分路段仍未興建,只淪於研究初步走線中。土木工程拓展署稍後將公布當中青海圍、三聖到黃金海岸一段的初步走線圖。
荃灣至屯門段前期一段單車徑,到麗城花園附近便中斷。
有行人未熟習新單車徑,在單車徑上散步。(互聯網)
與藝術互動
瘋狂開心打卡
荃灣海濱優化工程第一期開放,同時以港產卡通人物「癲噹」作為主題,將荃灣海濱長廊變成期間限定的「維港癲噹開心村」。
「癲噹開心村」展覽至10月
「癲噹」的創作者為JohnChan,是文創單位「貓室」作者之一。活動展期由即日起至10月11日。市民可在海濱欣賞藍巴勒海峽和青衣島美景同時,與兩米高癲噹、阿讚貓等立體頭像裝置,以及沿路不同造型的「癲噹」打卡拍照。
「維港癲噹開心村」,中有多個互動藝術裝置,當中包括「零脫班癲噹巴士站」、海邊的「性感癲噹美人魚」、「癲噹飄移碌碌餐枱」,欄桿上的「癲噹都企得穩咖啡枱」,讓遊人放置隨身小物和飲品杯。
另外「維港癲噹開心村」亦與非牟利機構合作,加入多感官元素轉化不同造型的癲噹成為「觸感圖」,讓視障者也能透過指尖感受「癲噹」。
「癲噹」瞓身支持海濱變身!
「維港癲噹開心村」展期直至10 月11 日。
我家焦點
民生
生活
荃灣葵青離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