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北區)跨境學童流失 遙距教學開闢生路

 2021-09-23
(大埔北區)跨境學童流失 遙距教學開闢生路

疫情漸趨緩和,但跨境學童回港上課仍遙遙無期。有北區小學這學期藉內地學習中心,讓跨境生深圳上「集體網課班」,觀看本港教師教學,營造課堂氣氛。該校校長表示,留意到學生回復社交,心情更開朗,料有助減低跨境生退學意欲,惟辦遙距班有不少困難。地區人士希望,政府提供支援,盡快讓跨境學生通關上課。


跨境學童上「集體網課班」。


據統計,本港約有2.7萬名跨境學童。過去兩年,一直難以通關,令不少學生申請保留學籍,並安排子女暫時「借讀」內地學校。令人擔心的是,愈來愈多家長正醞釀安排子女退學,避免長期在家上網課,影響學習進度。


跨境學童回港上課遙遙無期。


深圳中心安排「集體網課班」

為此,上水鳳溪第一小學於本月起,與早前招標合作的深圳福田一間教育中心,開辦「半實體課」,為跨境學童安排「集體網課班」,跟本港學生異地同步上半日課。該校校長朱偉林表示,該校約850名學生,跨境學童佔約40%、即逾300人,當中有約45名學生付費參加網課班,相關網課班及課後功課輔導班費用,每月收費1,000元至2,000元人民幣不等。


鳳溪第一小學約45 名學生參加網課班。


「集體網課班」每班預算有六人一班,每班上課時使用深圳教育中心的獨立課室,一同透過屏幕,同步直播觀看正在本港學校內教師正教授的網課。內地中心導師會協助本港教師回應學生提問;學生在餘下半日,亦可再付費參加該中心的功課輔導班或學習班。



鳳溪第一小學現有逾300名跨境學童。


「放小息」復社交增學習動機

朱偉林指,網課班正在試行初期,仍需進一步觀察成效,而直播畫面延遲等技術問題仍需克服,但他相信當學生如往常般跟同學一起「放小息」、回復社交活動後,心情也變得更開朗,學習動機亦相應增加。

而全校有近八成學生屬跨境學童的沙頭角中心小學,該校校長馮瑞蘭坦言,要低小生在家專心上網課並非易事,效果難以與回校上實體課相比,但由於未能通關,學校唯有盡力做好網課、關心學生,並冀疫情緩和下能早日通關。


朱偉林指「集體網課班」增加學習動機。


周浩鼎批「港康碼」如「難產」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周浩鼎向《我家》表示,兩地疫情受控,惟現時只能單向通關、「回港易、北上難」,港人回內地卻遙遙無期。他批評,政府早前公布的「港康碼」計劃形同「難產」。

周浩鼎以澳門特區為例,稱內地與澳門兩地健康碼早已互認,即使澳門人北上傳染了其他人,也能迅速通知內地當局,進行封區和隔離處理,因此控制疫情的問題並不難解決。


周浩鼎促請盡快實施「港康碼」。


協調內地姊妹校上課安排

周浩鼎續指,明白政府擔心實施「港康碼」,會觸及市民私隱。他認為與其要市民白等,不如盡快設計具追蹤功能的健康碼,讓所有渴望北上的市民自願下載並使用。

周表示,面授課堂對學生的學習很重要,因此為盡快讓跨境學童回復正常學習,同時在正常跨境活動恢復前,港府應協調安排跨境學童在內地的姊妹學校上課,以便他們跟上學習進度。


沙頭角中心小學近八成學生屬跨境學童。


麥美娟:勿讓孩童輸在起跑線

就跨境學童因內地與未能未恢復正常通關,而面對學習困境。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本月八日在立法會回應議員質詢時同意,跨境學童問題值得關心,已要求教育局局長循學校於內地設立學習中心方向進行研究,了解能否促成更多同類支援。

再三促請
盡快通關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麥美娟於會上指出,很多跨境家庭都對跨境學童於新學年開學後,仍然未能來港上課感到十分擔心。她表示與跨境家長開會討論後,建議政府應設法集中在深圳的學生,在同一地方上網課,並促請特首不要令跨境學童「輸在起跑線」,因此再三促請特首盡快通關。


麥美娟促勿令跨境學童「輸在起跑線」。


林鄭月娥回應時提到,政府曾在開學研究,能否於指定時間在關口安排校巴接載跨境學童,但她直言:「似乎現在這個數量,亦未放心至可以讓他們這樣實體跨境回到原本學校上課。」另外,得悉有學校於深圳設立學習中心,她已要求教育局局長循該方向研究,促成更多在深圳的同類中心幫助跨境學童。

教聯會:宜加強支援跨境學校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上月中就本港教育議題,向行政長官提出多項建議,包括要求教育局在點算學生人數時提供彈性,維持學校上學年開班數目,並撇除跨境學童人數計算學校接種率等,讓更多學校可全日復課。

根據該會早前以問卷訪問330間學校的調查結果顯示,75%受訪學校反映過去一年有跨境學童返回內地就讀,平均流失15%、即約12名跨境學生,同時有約55%學校表示有學生移民。


鄧飛(左)促加強支援跨境學童學校。


簡化健康申報程序

教聯會副主席鄧飛表示,面對新一輪縮班危機,促請教育局盡快推出應對措施,尤其需加強支援取錄跨境學童的學校。倘兩地疫情進一步穩定,便應安排跨境生分階段回港復課,同時要簡化跨境生健康申報程序,並維持上學年的開班數目。

鄧飛續指出,在點算學生人數方面提供更大彈性,讓學校能夠在困難時期下專注做好教學工作,緩減學生流失對學校造成的影響。



我家焦點

民生

生活

大埔北區

學習



相關文章


半年奪八命 踩單車不安心地區焦點

半年奪八命 踩單車不安心

單車安全,不容輕視!有「牛下女車神」之稱的香港單車運動員李慧詩,日前在其個人社交網站發文,嚴正...

濕!濕!濕!總有衫海喺左近地區焦點

濕!濕!濕!總有衫海喺左近

潮濕,是香港的特色之一。每當冬去春來,又濕又熱且焗的天氣固然難受,但對於家家戶戶來講,最苦不堪...

違例泊車失控  如同計時炸彈地區焦點

違例泊車失控 如同計時炸彈

近年多區違例泊車問題日趨嚴重甚至失控,頓然成為社區計時炸彈!一個月前,沙田牛皮沙街發生的一宗奪...

市民當寵物咁餵 野豬家族殺入市區地區焦點

市民當寵物咁餵 野豬家族殺入市區

今年不但是豬年,更是港人熱烈討論野豬的一年,因為近來牠們常常走到市區,去年就有7宗野豬襲擊人類的...

去書展 重新認識屬於你的香港地區焦點

去書展 重新認識屬於你的香港

那些年,我們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走入人山人海的書展會場,一本本色彩繽紛的兒童圖書目不暇給;長大...

摸蜆熱 生態大災難地區焦點

摸蜆熱 生態大災難

踏入暑假,夏日炎炎,一家大細到海邊玩水消暑是不錯的選擇,近年不少人更會選擇去摸蜆作樂。不過,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