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貢)勝在夠涵 遊鹽田梓mode擴至全西貢?

 2021-10-21
(西貢)勝在夠涵 遊鹽田梓mode擴至全西貢?

最新一份《施政報告》除主力開拓土地解決房屋問題外,亦有加強文化及保育的創意旅遊項目。當中提及將由旅遊事務署投入數以千萬計資金,延續早前剛完結先導計劃的西貢「鹽田梓藝術節」,更預計拓展至西貢其他島嶼。地區人士希望與政府及藝團有更多合作機會,在保護自然生態情況下,振興鹽田梓,傳承客家文化。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本月六日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她表示政府會把握本港中外文化薈萃的獨特創意氛圍,打造本港作為亞洲文化及創意之都的品牌。為此將會展開第二輪旅遊項目,拓展剛完結的西貢鹽田梓藝術節計劃。


西貢鹽田梓村有300 多年歷史,曾一度住滿客家人。


「探索式旅遊體驗」三年計劃

西貢鹽田梓歷史悠久,有接近300年客家歷史文化外,近代亦受天主教傳教影響,極具本地遊特色。位於鹽田梓的聖若瑟小堂修繕項目和鹽田活化項目,分別於2005年及2015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優異獎」和「傑出獎」。

因此,2018年財政預算案提出撥款2,400萬元,讓旅遊事務署在2019年舉辦為期三年的先導計劃,推廣「探索式旅遊體驗」,透過引入藝術策展團隊於鹽田梓舉辦藝術節,在展期內以藝術形式將鹽田梓塑造成開放式博物館。

據活動網站顯示,三年的先導計劃分別以「天、地、人」為主題,首兩年在鹽田梓及西貢市中心擺放藝術展品及舉辦活動,至於剛結束的最後一年活動因疫情關係,轉為網上舉行,例如舉辦客家茶粿工作坊、客家花帶編織示範、專題講座等網上節目,加深對鹽田梓傳統文化的認識。


鹽田梓藝術節吸引大批市民到訪遊覽。


21萬人參加鹽田梓藝術節

商經局透露,近年本港舉辦的四個本港旅遊發展項目均反應良好,當中為期三年的鹽田梓藝術節,共吸引21萬人參加不同活動。就此《施政報告》提出第二階段的「鹽田梓藝術節」,雖然細節尚未公佈,但預計同樣會舉辦三年,並將拓展至西貢其他島嶼。

對於藝術節得以在傳統村莊在地舉行,全賴村民支持。鹽田梓村長陳忠賢向《我家》表示,他小時候移民英國,上世紀80年代回到香港,其中一個心願就是振興鹽田梓,恢復昔日風貌。


講者詳述村內客家傳統習俗。



活動將藝術品帶入村內,與當地環境有機結合。


村長憂客流暴增影響生態

因此,除修復傳統鹽田外,亦希望透過與政府及藝團合作,舉辦更多文化活動,他透露,在藝術節期間來往西貢及鹽田梓人數及渡輪班次,皆有增加,而村民除合作舉辦活動外,更曾借出祖屋讓藝術家寄宿,讓更多人了解村民昔日的感受和體驗鹽田梓的生活。

陳提醒,雖然藝術活動有助保育當地文化,但擔心客流暴增對生態構成壓力,因此政府及主辦單位都要與村民加強溝通,才能讓原來未必支持的村民,漸漸接納及支持活動。


陳忠賢指,藝術節期間鹽田梓客流增加。


馬逢國促把握文化新機遇

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立法會議員馬逢國剛認為,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中央政府賦予本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新角色。他認為這是中央政府給予香港的新使命,反映國家對香港有很大的期望,政府要把握好今次機遇。



馬逢國表示,中央賦予本港文化藝術交流新角色。


施政報告懶人包

1. 「北部都會區」願景重點行動方向
(一)興建港深西部鐵路及擴大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
(二)構建香港矽谷—新田科技城
(三)研究北環綫東延及擴大古洞北新發展區
(四)建設羅湖/文錦渡綜合發展樞紐
(五)實施創造環境容量的積極保育政策
(六)締造高景觀價值的戶外生態康樂/旅遊空間
(七)積極主動改善職住平衡
(八)建設宜居宜業及可持續發展社區
(九)改革行政機制及工作流程
(十)增强香港的輻射力、全面佈局大灣區

2. 房屋政策重點
未來將興建33萬個公屋單位
過渡性房屋供應量增至20,000個
實施「劏房」租務管制
重建西環邨及馬頭圍邨,推動大坑西邨重建
加快龍鼓灘及馬料水的近岸填海計劃
檢視「綠化地帶」及釋放祖堂地的發展潛力
邀請市建局於荃灣及深水埗舊區開展重建規劃研究

3. 民生政策重點
合併普通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
向合資格長者提供更多支援
推展有關強制舉報虐兒個案立法
把到校學前康復服務名額增至10000個
取消強制性公積金制度下的「對沖」安排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月初發表《施政報告》。


西貢大嶼試行「電的」計劃

為在2050年前達致碳中和,最新一份《施政報告》進一步列出三大環保政策方向,當中包括推展「綠色運輸」政策。政府表示籌備推行電動的士試驗計劃,擬於2023年起分階段於西貢及大嶼山試行電動的士。

在綠色運輸方面,今年《施政報告》除提出與專營巴士公司合作試行氫能巴士外,亦籌備推行電動的士試驗計劃,以資助的士業界測試電動的士的操作及營運模式。目前試驗計劃正與業界商討,並將分階段於大嶼山及西貢試行電動的士,業界相信試驗電動的士,將會獲得新能源運輸基金資助。

另外,環境局會成立氣候變化與碳中和辦公室,協調藍圖所訂工作。港燈表示會配合政府政策,稍後會與環境局商討如何落實減碳措施,以推動香港的可持續發展。


本港曾試驗電動的士但失敗告終。


鐵路帶動北部都會區發展

《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部署增加土地房屋供應,當中最矚目是提出「北部都會區」願景,以整合新界北六個處於不同規劃及建設階段的新發展區,聚焦籌劃長遠發展。

北部都會區按原有規劃額外再開拓約600公頃土地,連同現有的元朗及北區的住宅,為本港提供近百萬個單位供應,共可容納約250萬人居住。除推動本港境內未來發展,亦是促進港深融合發展和連繫大灣區最重要的地區。

新都會區將靠鐵路運輸帶動發展,當中計劃新建五個鐵路項目,包括連接洪水橋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鐵路,延伸北環線、東鐵線,並探討興建流浮山自動捷運系統的可行性。



《施政報告》發布當日,政府同步公布《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



我家焦點

西貢

民生

生活



相關文章


半年奪八命 踩單車不安心地區焦點

半年奪八命 踩單車不安心

單車安全,不容輕視!有「牛下女車神」之稱的香港單車運動員李慧詩,日前在其個人社交網站發文,嚴正...

濕!濕!濕!總有衫海喺左近地區焦點

濕!濕!濕!總有衫海喺左近

潮濕,是香港的特色之一。每當冬去春來,又濕又熱且焗的天氣固然難受,但對於家家戶戶來講,最苦不堪...

違例泊車失控  如同計時炸彈地區焦點

違例泊車失控 如同計時炸彈

近年多區違例泊車問題日趨嚴重甚至失控,頓然成為社區計時炸彈!一個月前,沙田牛皮沙街發生的一宗奪...

市民當寵物咁餵 野豬家族殺入市區地區焦點

市民當寵物咁餵 野豬家族殺入市區

今年不但是豬年,更是港人熱烈討論野豬的一年,因為近來牠們常常走到市區,去年就有7宗野豬襲擊人類的...

去書展 重新認識屬於你的香港地區焦點

去書展 重新認識屬於你的香港

那些年,我們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走入人山人海的書展會場,一本本色彩繽紛的兒童圖書目不暇給;長大...

摸蜆熱 生態大災難地區焦點

摸蜆熱 生態大災難

踏入暑假,夏日炎炎,一家大細到海邊玩水消暑是不錯的選擇,近年不少人更會選擇去摸蜆作樂。不過,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