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大埔白石角車位嚴重短缺問題,政府就開放科學園公眾車位作夜泊用途,正開展修訂地契的諮詢。一旦通過,將容許園內七個停車場開放予外來私家車夜泊,或許可改善白石角住宅區的違泊亂狀,惟亦有科學園租戶擔心會推高車位租金,有地區人士擔心紓緩住宅區車位作用不大。
白石角住宅區靠近科學園,政府正計劃放寬科學園泊車契約限制。
政府建議科學園七個停車場開放夜泊。
晚七朝七 開放七停車場
根據地政總署上月22日的契約修訂建議諮詢文件,署方建議開放科學園內七個停車場的車位,容許公眾私家車及電單車於19:00至07:00夜泊。建議中未有指明各車場的泊位數量,只表示夜間容許車輛數量,會根據停車場系統實時可用性資訊而定。該七個停車場擬開放夜泊的位置,範圍覆蓋於園內西至東、第一至三期的停車場。惟當中只有兩個較接近白石角住宅區。
車位不足導致附近道路違泊嚴重。
科園1500車位1.3萬人用
現時白石角除各屋苑內的車位外,只有科城路一個露天臨時停車場,提供不足200個車位。為設法增加車位,政府正就該場地進行招標建立自動泊車系統,以增加車位至240個,但仍求過於供,車位被炒高到逾4,000元,去年曾有白石角居民,疑違規租用科學園員工證租用科學園車位,因而引起科學園租戶不滿。
根據科學園資料,現時園內只有約1,500個車位,供科學園內超過600間本地及海外科技公司共21座科研大樓、近13,000人園內就業人口使用。
白石角車位不足,屋苑外只有科城路臨時停車場
租戶憂影響日間車位數量
有科學園租戶坦言,月租車位本身已供不應求,早前已以抽籤形式減少固定月租車位,每三個月抽籤車位一次,雖然今次建議放寬的是夜間車位,未影響日間需要,但該租戶擔心,若夜泊的車輛無依時離開,也會影響日間車位數量,另外亦憂慮因需求增加,令未來租金上升。
民建聯大埔社區主任梅少峰向《我家》表示,現時白石角內共八個住宅項目有逾8,000個單位已相繼入伙,惟七個擬開放夜泊的停車場並非全部靠近住宅區。當中,只有海日灣II及朗濤距離科學園僅一路之隔,但距離科學園最遠的天賦海灣或最多人居住的海鑽、雲匯等屋苑亦較遠,距離科學園第三期停車場逾一公里,步程需時逾15分鐘。
一號停車場距離白石角住宅區最遠。
梅少峰促加快建自動泊車位
梅少峰擔心,新措施或只能方便部分較近科學園的個別屋苑住戶,用作紓緩白石角車位不足的作用不大。因此他認為,新措施還需進一步觀望,並與各持分者保持溝通,如夜泊的收費等均會影響居民泊車的習慣及意欲。
他續指,現時科城路的露天臨時停車場,由於位於白石角住宅區的中央,仍是居民主要的夜泊或月租位置。因此他希望當局除加快建成自動泊車系統外,亦設法增加車位,同時亦可考慮其他位置開設臨時停車場,以滿足居民需要。
梅少峰擔心,放寬外來車輛停泊於科學園作用不大。
蕉坑發展住宅900伙
白石角首現公營項目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去年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建議研究於白石角香港教育大學運動中心用地為基礎,增建東鐵綫科學園或白石角車站,同時將按教大早前要求重置運動中心到大學本部附近。除白石角已發展的八個屋苑外,有兩個住宅項目將最靠近未來新車站。當中包括優景里及蕉坑發展項目。
發展商新鴻基地產於2019年以逾63億元投得優景里用地,可建樓面94.9萬平方呎,預計將興建14幢不高於14層的中低密度住宅大廈,另設會所及安老院舍,項目預計今年將會推出。
此外,恒地的蕉坑發展項目,將採公私營合作模式發展,項目將分兩個地盤發展,其中三幢擬建約900伙的公營房屋,是白石角首個公營房屋項目,其餘六幢為私人住宅,涉約1,300伙,並將設公眾停車場、四層高綜合大樓,以及提供安老院兼日間護理單位、嚴重弱智人士宿舍及展能中心。
擬建白石角站用地旁正興建私人住宅項目。
地政總署正就放寬地契條款作諮詢。
電動單車滑板車
將再行實地試驗
運輸署去年初先後於將軍澳和科學園,舉行電動單車、「風火輪」、電動滑板車等電動可移動工具實地試驗,署方最新計劃在科學園再推先導試驗計劃。據悉,計劃擬將於今年四月進行,為期半年,未來有望容許無車牌人士,在規管下於單車徑使用電動可移動工具。
政府一直希望立例規管,運輸署曾於去年初進行兩次試行計劃,兩次實地試驗均順利完成,未有發生事故。香港便攜式電動車總會早前在社交媒體透露,運輸署將與科學園合作,於今年四月推行為期半年的電動可移動工具實地試驗,範圍擬為介乎港鐵大學站至科研路之間的單車徑。
運輸署發言人回覆時表示,運輸署正與科學園探討,舉行另一次在單車徑上,使用電動個人移動工具及電動輔助單車的先導試驗,就這些工具作短途代步用途方面取得進一步資料。
運輸署去年曾對電動可移動工具作實地試驗。
我家焦點
交通
民生
生活
大埔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