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於2008年已規劃發展粉嶺北新發展區,由規劃起計需時18年,最快於2026年落成首階段於第15區的六幢公屋。本月初,房委會向城規會申請放寬地積比率及建築物高度限制,以建6,168伙公營房屋,料容納逾1.5萬人。地區人士坦言過去粉嶺北發展時間過長,規劃有所不足,期望當局汲取教訓,切實精簡發展流程。
新發展區位於梧桐河畔,人口將於2026 年起陸續遷入。 (概念圖)
粉嶺北第15區東位於梧桐河及麻笏河交界,鄰近龍躍頭覲龍圍及聯和墟,過去為閒置土地及農地,在未來粉嶺北新發展區中,則會大有不同,將興建行人天橋橫跨梧桐河。直至2019年,當局就工程向立法會申請逾300億元撥款,通過後進行前期地盤平整及基礎設施工程。
粉嶺北第15 區東首階段公營房屋地盤正在平整。
供逾6,000伙 預計容納1.5萬人
據房屋署呈交城規會文件顯示,粉嶺北新發展區首階段六座公營房屋的地盤,位於粉嶺北第15區東,面積約45,400平方米。房委會申請將地積比率限制,由五倍放寬至6.09倍,同時擬放寬建築物的高度限制,令總樓面面積可提高至約逾27萬平方米。
根據文件,該址擬興建六幢住宅大廈及一幢七層高的非住用大樓,其中住宅大廈樓高約36至41層,合共提供6,168伙,單位平均面積約430平方呎,預計人口為1.5萬人。未來在邨內,將設有安老院舍、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及幼稚園等配套設施。
姚銘促汲取教訓精簡流程
民建聯北區支部主席姚銘向《我家》表示,本港對房屋需求殷切,粉嶺北及古洞北兩個新發展區,一直被視為本港主要土地供應來源之一。惟在過去一直有收地窒礙,再加上規劃不足令發展時間過長,因此希望當局可汲取教訓,在粉嶺北餘下項目,能提升發展效率,努力追回目標。
他樂見發展局正計劃修改現有《城規條例》,《收回土地條例》以及《環境影響條例》等法例,精簡發展流程,希望公營房屋進度能因此有所提升,讓市民得以盡快上樓安居。
隨粉嶺人口陸續增長,姚銘認為,未來交通配套將會是粉嶺重要議題,現在對外交通仍有不足,尤其吐露港公路塞車問題。為應付新發展區的交通需求,政府正興建粉嶺繞道(東段),他促請政府應於首期公屋落成前,加快交通及社區設施等配套對接,另外他亦促請加快北環綫進度,改善現時東鐵飽和狀態。
姚銘坦言過去粉嶺北發展時間過長,規劃有所不足。
當局:探索各種措施加快發展
發展局發言人回應指,由2020年第三季至2021年第一季,地政總署陸續把收回土地交予土拓署進行地盤平整和基礎設施工程。現時工程進度理想,預計第一期平整工程可提早於2022年第二季完成,並交房屋署興建公營房屋,預期首批居民可於2026年入住。
發言人續指,就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餘下階段發展,土拓署正進行詳細設計,目標在2031年完成其土地平整及基礎設施工程。該局將探索各種可行措施,以加快落實項目,例如在情況允許下盡可能縮短技術研究所需的時間、加快進行法定程序,以及同步進行部分程序等。
第15 區東位近粉嶺聯和墟,未來亦位於粉嶺躍道出口附近。
發展局局展黃偉綸去年曾視察新發展區進展。
直駁沙頭角公路
粉嶺公路東西段紓緩塞車
隨皇后山及粉嶺北陸續發展,政府正興建粉嶺繞道(東段)應對交通增長,預計於粉嶺北首階段屋邨入伙前,會完成繞道東段工程,即不遲於2026年通車。
粉嶺繞道(東段)由粉嶺公路近九龍坑開始,以新的雙線雙程高架橋連接至石湖新村,並連接沙頭角公路,走線會接近粉嶺一段的梧桐河。
繞道新建成後,車輛將可由新界北繞過粉嶺市區道路,直達粉嶺公路。而繞道近粉嶺北第15區東及綠悠軒旁的沙頭角公路及安居街十字路口,將會改為以迴旋處形式興建的龍躍頭交匯處。
土拓署發言人表示,政府近年在北區已推展多項有利改善北區交通情況的工程項目,在粉嶺北及古洞北新發展區餘下工程的詳細設計階段,會規劃多條新道路,如寶石湖路行車天橋繞道、粉嶺繞道(西段),與及擴闊現有一段位於古洞北新發展區附近的粉嶺公路,以應付發展區的交通需求,進一步紓緩區內主要交匯處的交通擠塞壓力。
粉嶺繞道東段正在興建,應付新發展區的交通增長。(概念圖)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 港深正合作對接工作
北部都會區繼續順利推展,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本月8日於立法會出席行政長官答問會時表示,社會應為落實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創造有利條件,因此她已督促相關政策局跟進發展策略多項關鍵工作,包括開拓更多土地、把部分政府部門搬進北部都會區、擴充和興建醫院等工作。
她概述關鍵工作進度時指出,按運輸基建先行的理念,特區政府已在工作層面與深圳市政府討論發展策略中,五個建議鐵路項目的其中三個跨境項目。她計劃稍後到訪深圳,與市領導交換意見。
香港方面,運房局正著手研究連接洪水橋和前海的鐵路,在港方路段沿線增設車站的位置。至於北環線北延支線,當局已要求港鐵公司今年內提交支線的技術和財務建議。
另一方面,廣東省政府近日已表明,正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規劃建設深港口岸經濟帶,並會積極對接香港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
深港將深化北部都會區的對接合作。
我家焦點
交通
民生
生活
大埔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