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澳跨灣連接路將於本月11日正式通車。公益金百萬行上月舉行,令公眾可率先試行,惟被發現大橋及附近道路疑因趕工,出現有螺絲未扭緊等造工問題。地區人士更擔心,新路雷聲大雨點小,新巴士線未到位外,亦勢令交通接駁位的茶果嶺成新樽頸位,促請部門盡快改善。
將軍澳跨灣連接路,將於本月11 日正式啟用。
將軍澳居民:大橋景色美麗
受疫情影響暫停兩年的實體版「公益金百萬行」上月20日舉行,地點為尚未通車的將軍澳跨灣連接路。當日「百萬行」路線長約六公里,首批參與者大約早上八時於起點集合,步畢全程需時約1.5小時。大會表示,活動全日有近1.5萬人參加。在這活動下,參加者率先踏足這備受注目的新基建。有將軍澳居民直言大橋景色美麗,能在通車前行走時心情興奮,更希望大橋盡快通車,以解將軍澳多年來塞車之苦。
市民參加百萬行,發現大橋不少螺絲未有扭緊。
地標「蝴蝶拱門」位置現污漬
雖然「百萬行」順利舉行,惟不少人卻關注大橋的工程質素。當日《我家》記者走近大橋所見,大橋上除有不少接駁位螺絲未扭緊,導致有鋼材接駁位有高低不平情況外,象徵「無限」的「蝴蝶拱門」位置更出現污漬。有市民因此擔心大橋因趕工而有所「甩漏」,希望有關部門盡快補修。
公益金百萬行於疫後首次實體舉行。
專業動力西貢區議員方國珊向《我家》表示,早前到大橋實地視察時,已發現拱橋位置有生鏽污漬,土拓署官員當時解釋是運送鋼橋拱橋期間,需用儀器夾上,故此出現污漬。另外,本身是工程師的她,亦發現連接路與日出康城之間的管線,仍有有大批管線仍外露,相信要待通車前才可鋪設妥當。
方國珊促改善潛在交通樽頸位
方國珊認為,雖然百萬日當日距離通車日尚有20多日,有足夠時間讓承辦商執漏處理問題,但她仍對這項造價達200億的將軍澳重要基建,因趕工而變得粗疏感到失望。她表示,大橋通車時可符合嚴謹指標。
對於新路開通後對將軍澳的交通變化,方國珊直言,將軍澳隧道的車流量早已超出負荷,居民多年來深受塞車之苦,相信新路確有助分流,但亦擔心,康城石角路及環保大道的十字路口、連接大橋的環澳路、寶邑路及寶順路的路口、以及接駁新路的鯉魚門道及茶果嶺道等,都會因應交通改變,而成為潛在的交通樽頸位。
方國珊關注管線問題,亦憂新路難紓緩將軍澳擠塞。
部門:已要求承建商跟進
運輸署助理署長何偉基預計跨灣連接路開通後,可分流將軍澳隧道三至四成的車流。惟他同時承認,茶果嶺道最初的設計,初時確實並非連接隧道及交匯處,但已完成詳細的交通評估,並開展一系列工程,通車後便會完成工程,相信有足夠容量。警方發言人則表示,會於通車當日及之前,於環澳路、寶邑路及茶果嶺道一帶嚴厲執法,維持暢順。
至於土木工程拓展署回覆時表示,政府十分注重基建工程安全,一向嚴格要求承建商確保施工安全及管控工程質量,確保將軍澳跨灣連接路大橋的結構安全;已就大橋需修整的部分訂立相關計劃,並已要求承建商跟進,在大橋開通前會作最後檢查及確保大橋安全符合標準。
地標「蝴蝶拱門」未通車,已出現大量污漬。
議員:通車恐如灣仔繞道般混亂
雖然運輸署已將行駛新路的建議路線地圖,放到網上供駕駛者查閱,然而由於藍田交匯處的走線複雜,有駕駛者擔心當通車後駕車到現場會出現混亂。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世榮認為,政府應吸取中環灣仔繞通通車初期,有駕駛者不熟路入錯線的經驗,應在新路未啟用前多做教育,例如拍片、宣傳教育駕駛者如何使用該路,並加設更多臨時路牌在現場,讓駕駛者事先熟習環境。
李世榮擔心新路通車初期易造成混亂。
李世榮批新加巴士線數量少
另外,對於通車初期只加設五條繞經新路的巴士線,李世榮批評運輸署過於保守。他認為居民八達通出行早已令署方有大數據分析需求,例如日出康城一帶中產區通常都會前往港九商業區。他直言,近期署方才就巴士線安排諮詢地區意見,意味新路通車時未能立即發揮功效。
【新路11號通車日起 將隧同步豁免收費】
雖然將隧不時因為收費亭大排長龍,而令車龍倒灌隧道內,但政府過去仍一直堅持跨灣連接路通車時,才一併豁免將軍澳隧道收費。正因新路11日通車,將隧收費亭亦會同步關閉收費設施。
運輸署單張講解免收費後交通安排。
運輸署表示,為配合落實豁免收費,將軍澳隧道收費廣場一帶,將會在本月10日晚上10時許開始,分階段封閉部分行車線以關閉收費亭設施,並進行更改交通標誌及道路標記等相應工程。
期間,將軍澳隧道收費廣場一帶,將設置臨時行車線及維持現時每小時50公里的車速限制,現場亦會加設交通標誌及道路標記,以指示駕駛人士。當踏入11日零時零分起,將隧收費廣場將由六線縮減至兩線,駕駛人士可直接駛過將軍澳隧道原收費廣場,毋須停車繳費。
而在實施豁免收費後,將軍澳隧道收費廣場一帶將會繼續進行道路工程,包括移除原有的收費設施及收費廣場,整個改裝工程約需時一年。
新路開通同時,將軍澳隧道豁免收費。
我家焦點
西貢
交通
民生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