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北區)大埔遍地毒野菇 勿亂吃更勿鼓吹

 2023-07-13
(大埔北區)大埔遍地毒野菇 勿亂吃更勿鼓吹

夏季天氣潮濕,不少路邊及草叢近期因而長出野菇。有市民上月於大埔太和路旁的樹下,發現大批黃白色野菇。事後有人在社交平台竟聲稱,本港各區有「遍地美食之香菇」可採摘及進食。然而,專家及地區人士提醒,由於難以辨別菇類是否適宜食用,因此提醒市民就算發現野菇,切勿胡亂採摘野生類進食。



太和路旁樹下有大批黃白色野菇。


綠褶菇「最猛」近看可致中毒上月中,大埔不時下起大雨,相繼有市民分別在路邊草叢發現不同形狀的毒菇,其中在大埔超級城及八號花園外的大樹下,日前均發現長出至少40朵黃白色野菇。有市民指看到該批野菇後數日再重回現場,已發現該批野菇已全數消失,不排除已經被人摘去食用。


另外,亦有市民在大埔海濱公園草叢邊,發現懷疑是導致全球最多人中毒的綠褶菇,不只進食,近看或觸摸亦有可能中毒。雖然不少市民都提醒街坊不要採摘進食野菇,有網民卻反而聲稱,「在香港都可以找到各式各樣的蘑菇」可供不同方式烹調食用。



市民憂野菇有毒,提醒街坊勿進食。


專家:並非顏色鮮艷才有毒

本港菇類專家、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講師及課程統籌主任鄧銘澤解釋,夏天是菇類生長旺盛的季節,幾乎到處都有。每逢下過滂沱大雨後放晴,潮濕悶熱的時候,就是菇類爆發生長時機。


雖然有菇類可食用,但帶劇毒的菇類亦遍布各處,且亦並非鮮艷的顏色的菇類才有毒,致命品種更可在數日內就讓人肝中毒或腎衰竭身亡,因此過去本港也出現多宗食野菇死亡事件。他續指本港發現的菇種目前有300多種,形狀色彩多樣,且有毒或無毒品種或十分相似。如格紋鵝膏菌、小托柄鵝膏菌,灰白的外形雖然並不起眼,卻帶有劇毒,因此顏色不能成為辨別有沒有毒的指標。



大埔海濱公園疑現有毒綠褶菇。



網民形容野菇為「香港遍地美食」。 (網上圖片)


梅少峰促管理部門 加強清理

大埔南分區委員會委員梅少峰向《我家》表示,每年都有發生市民進食野菇後中毒事件,當中亦不乏有大埔區相關的個案。因此他建議相關場地的管理部門,可以在野菇生長季節時加強清理,減少市民誤摘誤服的機會。


同時,梅少峰認為部門應加強教育工作,例如是在公園或野菇經常生長的地方一帶,展示小心毒菇的提醒告示,以至介紹毒菇品種資料及毒性,以教育市民不可亂摘。



梅少峰冀部門加強清除野菇。


毒素耐熱 煮熟亦不能清除

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表示,大部分野菇含有多種對健康有害的化學物,誤食可能對器官造成永久損害,甚至死亡。本港約九成野菇皆有毒或不可以食用,坊間流傳觀察菇類顏色或用銀器測試等均無根據。另外,許多菇類毒素耐熱,煮熟或製成罐頭不能解毒。


由於難於辨別菇類是否適宜食用,因此中心呼籲市民切勿採摘野生菇類進食。中心提醒,進食菇類引致的食物中毒一般為急性,病徵通常包括進食後短時間內出現噁心、嘔吐和腹痛等腸道徵狀,嚴重更可能引致死亡。



鄧銘澤說,以顏色辨別菇有無毒是錯誤的。


去年優景里 33歲男摘菇進食中毒

本港過去亦有發生進食如有毒小托柄鵝膏菌蘑菇後,導致可致命的「毒傘肽中毒」個案。患者分別在新界的郊野公園、內地及外地旅行時自行採摘野生蘑菇食用,曾導致一人死亡。另外2013年一對教師夫婦,亦因情況危殆需換肝續命。


去年8月,大埔曾發生一宗進食野生菇類後引致食物中毒的個案。根據當時衞生防護中心表示,個案涉及一名33歲男子,在家進食於大埔優景里一帶自行採摘的野生菇類,約兩小時後,出現腹痛、腹瀉、噁心和嘔吐徵狀。翌日,該男子到威爾斯醫院急症室求醫,並入院接受進一步治療,數日後情況穩定始能出院。


同年9月,再有兩人疑分別在東涌一處山邊採摘野生菇類,均出現進食野生菇類後引致食物中毒陸續出現腹痛、腹瀉、噁心和及嘔吐等徵狀。而另外一人於同月行山時,獲陌生人贈予一包野菇後進食後冒汗、屙嘔,臨床表徵顯示為「毒蕈鹼」中毒。



本港曾有人誤食「小托柄鵝膏菌」中毒,需要換肝。



去年大埔優景里,有男子採野菇進食後中毒。


【中毒分析理據 臨床表現及驗基因】

過往三年,食安中心曾五度呼籲市民停止食用或帶有毒性的真菌。瑪嘉烈醫院病理學部顧問醫生張耀君表示,本港常見的中毒個案包括野外採摘菇菌,或坊間購買引起中毒,例如誤食綠褶菇、鵝膏菌、不能食用的品種摻雜入牛肝菌,可引致腸胃不適及肝衰竭。


張指出,過往主要透過病人臨床表現,如進食後多久出開始屙嘔,作為菇菌中毒分析的參考。如數小時內已出現急性中毒徵狀的,多為誤食綠褶菇,若相隔一段時間才出現的則可能是牛肝菌。此外,真菌學家亦會辨認菇菌,以及化驗病人血液、尿液以了解毒素,準確率可達七至八成。


而瑪嘉烈醫院的毒理學參考化驗室,於2018年起試驗應用基因檢驗真菌技術,再對比國際常用物種基因資料庫。臨床研究發現,檢驗25個臨床中毒案例中的43個真菌標本,可將八成六樣本確認為一個已知物種,餘下一成四確認為一個屬類,檢測結果最快可於一日內得知。若該毒菇在本港生長、或在市面出售,會轉介相關部門跟進。



張耀君指過往藉病人臨床表現,作菇菌中毒分析。



我家焦點

民生

生活

大埔北區

學習



相關文章


半年奪八命 踩單車不安心地區焦點

半年奪八命 踩單車不安心

單車安全,不容輕視!有「牛下女車神」之稱的香港單車運動員李慧詩,日前在其個人社交網站發文,嚴正...

濕!濕!濕!總有衫海喺左近地區焦點

濕!濕!濕!總有衫海喺左近

潮濕,是香港的特色之一。每當冬去春來,又濕又熱且焗的天氣固然難受,但對於家家戶戶來講,最苦不堪...

違例泊車失控  如同計時炸彈地區焦點

違例泊車失控 如同計時炸彈

近年多區違例泊車問題日趨嚴重甚至失控,頓然成為社區計時炸彈!一個月前,沙田牛皮沙街發生的一宗奪...

市民當寵物咁餵 野豬家族殺入市區地區焦點

市民當寵物咁餵 野豬家族殺入市區

今年不但是豬年,更是港人熱烈討論野豬的一年,因為近來牠們常常走到市區,去年就有7宗野豬襲擊人類的...

去書展 重新認識屬於你的香港地區焦點

去書展 重新認識屬於你的香港

那些年,我們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走入人山人海的書展會場,一本本色彩繽紛的兒童圖書目不暇給;長大...

摸蜆熱 生態大災難地區焦點

摸蜆熱 生態大災難

踏入暑假,夏日炎炎,一家大細到海邊玩水消暑是不錯的選擇,近年不少人更會選擇去摸蜆作樂。不過,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