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電動車充電設施長期不足,火炭至今僅有62個供公眾使用的充電設施,當中僅6個屬於快速充電。為實現《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政府將山尾街一幅原用作油站重置的用地,改作快速充電站,將來會提供不少於5個快充設施,滿足地區人士需求,項目最快於今年12月進行招標,預計最快明年提供充電服務。
政府擬山尾街閒置土地設電動車充電站。
充電站位於沙瀝尾街公廁旁。
區內僅62個電動車充電設施
環保署資料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港共有6,142個充電器供公眾使用,包括1,022個「快充」裝置,惟當中火炭區只有62個,佔全港逾6,000個僅百分之一。當中55個位於駿洋邨停車場,全屬普通三腳插頭的單相13A充電標準充電器,充電1小時大概只能走13公里。除此之外只有駿景廣場及協力工業大廈有公眾充電設施,當中包括6個「快充」。
政府早於2021年發表的《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提及,建議中長線逐步把部分現有加油站或石油氣加氣站,轉型至「快充」站。同年環保署建議將山尾街及長瀝尾街交界,原本用作油站一幅約360平方米的政府土地,改作電動車專用「快充」站。
山尾街違泊嚴重,日後或現排隊充電車龍。
最快今年底招標料2024年落成
環境及生態局透露,當該「快充」站落成後,將提供不少於5個充電設施,其功率不少於100千瓦,約15至30分鐘為一輛電動車充滿電。地契年期預料為12年,最快2024年落成,預計最快今年底進行招標。
沙田市中心分區委員會小組召集人劉德榮向《我家》表示,該油站預留空間原本用以重置因興建旭禾苑而清拆的坳背灣街油站。對於政府就最遲2035年淘汰燃油車新登記,而為日後油站經營者轉型至充電站「鋪路」,他對此表示理解,並相信要實際開展試驗,才知道該形式在未來是否可行。
充電裝置有不同制式,充電時間各異。
劉德榮憂加劇山尾街交通擠塞
惟劉德榮擔心山尾街是區內的違泊黑點,如他日充電站需求大,而出現排隊等充電的車龍,將加劇該位置交通擠塞。
沙田市中心分區委員會委員陳壇丹,則表示支持政府整體增加全港充電裝置,從而推動電動車普及的理念,特別是火炭正在增加住宅供應,再加上原有的工業區,居住及流動人口對於未來的充電站將會有一定需求。惟倘該站只作充電單一用途,不符合「一地多用」的成本效益。如能在安全前提下,考慮同時讓經營者為不同車輛加油及充電,或引入多層充電增加同時充電車輛數目,令有限土地資源可充份發揮。
劉德榮擔心,未來充電站帶來道路擠塞問題。
陳壇丹倡早規劃整區充電設施
陳壇丹以駿洋邨為例指出,該邨有全區最多的55個充電設施,惟全屬「慢充」,未發揮最大的成本效益,如政府能及早對整區充電設施作出整全規劃。如在穗輝工業大廈及火炭熟食市場重建後的住宅及政府大樓,加入大量「快充」,將會比專門撥出土地興建僅5個充電設施的充電站,更能滿足地區需要。
環境及生態局回覆指,「快充」站比油站安全,燃油氣味滋擾較少。此外,快速充電站並無危險品設施,其緊鄰範圍將可有更廣泛的用途。而電動車充電站交通流量,將少於同等面積的油站,並不會對現時交通情況產生負面影響。
陳壇丹促做好電動車充電設施規劃。
火炭公眾快速充電站短缺,難滿足人口增長需求。
政府調整油站地契 加快完善充電配套
政府早前府檢討現行油站的地契政策,確保有充足及可靠的車用燃料供應和充電服務。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於今年7月通過,調整油站土地契約條款,以促進香港轉型使用電動和新能源汽車。政府表示,此舉將更有效利用全港約180個油站的可用空間,為電動車提供服務。
油站地契條款的主要修改,包括為現有油站運營商提供誘因,加裝電動車充電設施;另外亦容許政府對電動商用車充電價格設立上限;並將油站新土地契約年期由21年,縮短至12年;同時油站若提供快速充電站,其到期或即將到期的契約,可獲有條件短期續簽。
除了火炭山尾街的油站用地,九龍灣啟福道8號一幅1,127平方米的油站用地,將最快於今年12月招標,用作不少於18個快速充電器的專用加油站。政府認為,有關修改可推動綠色運輸轉型,且提供機會探索一地多用模式的可行性,相關政策局和部門正籌備實施細節,並與持份者就加裝工程保持聯繫。
山尾街用地原用作重置區內油站。
【居民有話兒】
「分區委員會幫到我」
2023年區議會一般選舉將於12月10日舉行,候選人提名期則訂於本月17日至30日。今年選制完善後,全港地區直選共分為88個議席,由逾433萬已登記選民投票選出,當中沙田分為東南西北四區,各區選出兩名直選區議員。而全港地區委員會界別則選出176議席,由當區的地區委員會界別選民選出。地區委員會即現時十八區的分區委員會、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及地區防火委員會。
市民莊女士表示,她經常到訪的地區辦事處,是由當區分區委員會委員擔任幹事。因此,她不時向對方反映地區問題,希望對方能協助向政府部門轉達解決。她認為三會委員有一定地區工作資歷,相信經該界別選出的區議員,未來可有效反映市民對地區的不同意見。
莊女士認為分區委員可協助解決地區事務。
另外,市民馮小姐則認為,分區委員會比整個地區的區議會更仔細,可有效代表居民就個別分區向政府反映民生意見。她又期望,新一屆區議會可重新聚焦對地區民生的關注,對區內有需要人士提供更適切的援助。
馮小姐期望新一屆區議會可聚焦民生。
我家焦點
沙田
交通
民生
生活
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