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一定會使用各種家電,大至雪櫃、冷氣機,小至手機、電燈等,全都要用上電力。小數怕長計,每日慳一兩度電,一個月加上來就分分鐘慳上百幾蚊!然而,慳電不能人云...
全港現時約有五萬架電動私家車,政府公共停車場多年來正陸續增加充電泊位。過去政府充電位一直供免費使用,惟政府表示最快將於今年下半年,逐步在公共停車場徵收充電費,...
隨着邊境禁區相繼解禁,與深圳梧桐山風景區相連的沙頭角紅花嶺郊野公園,最快於明年開放,成為本港第25個郊野公園,並將礦洞活化為開放式博物館,近距離欣賞蝙蝠的棲息地...
屯門河水質及臭味不時為人詬病,去年10月更曾出現大量死魚。不少居民近期更反映,近蔡意橋及屯門河經常傳出異味,環保署、食環署及渠務署等部門,接獲屯門河的投訴近年亦...
年僅17歲的香港學生BaileyCherry,帶著探索社區的熱血,牽頭與同學們一同成立二手書店社企,以環保法方式處理書籍,讓基層兒童同樣也能透過閱讀增值知識,獲得向上流動的...
今時今日講減廢,首先就要學懂回收,才可以為地球出一分力。環境保護署在上月開始以屋苑為試點推出智能回收箱服務,大家可以體驗新的社區智能回收設施的同時,更可以獲取...
研議多時的電動代步工具合法化,有望最快於今年年底於實施。有參與運輸署小組的成員預料,運輸署初步計劃於將軍澳及大埔單車徑,試行容許電動單車及電動滑板車合法行駛,...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環保署前年起推出入樽機先導計劃,至今在全港設120部入樽機,沙田區佔12部,18區當中最多,沙田區內每月平均回收塑膠飲料容器逾32萬個,亦是全港之...
多年來,地區一直關注前葵涌公立學校校舍去向,因該處自2007年已空置。政府近期終開展拆卸計劃,並在該處開展荃灣國瑞路公營房屋發展項目,預計興建三座共1700伙單位。為...
香港每日有逾300噸玻璃被棄置,當中只有約2%經回收處理,長埋堆填區的玻璃樽每日超過100萬個,而一個玻璃樽需時100萬年才能分解。有見及此,有本地建築師籌辦回收玻璃藝術...
我家Ho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