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貢)活化調景嶺舊警署 展風物定密封展?

 2020-02-13
(西貢)活化調景嶺舊警署 展風物定密封展?

舊調景嶺警署幾經收地轉折,現正活化成歷史風物資料館「將軍澳風物汛」。原定於去年1月竣工的館,至今卻仍在趕工,加上位處偏遠,連接的道路上街燈和防撞設施均欠奉,有社區人士擔心該處的交通配套未能配合其發展,令該處發展本土旅遊困難重重。

「風物汛」位置偏遠 交通配套不足

舊調景嶺警署,前身是「普賢佛院」。在1996年清拆寮屋區前,一直是調景嶺村的官方建築。政府於2017年2月展開活化,連同該處旁邊荒廢多年的前警員宿舍,一同改建為將軍澳歷史風物資料館及旅舍。


加上新建的將軍澳文物行山徑「風汛同樂徑」,貫通原在佛院附近的衞奕信徑第三段及一級歷史建築茅湖山觀測台,讓市民可享受一邊行山、一邊欣賞歷史景點及自然風景的樂趣。

資料館日前仍趕工髹漆

可是,項目原定於2019年第一季竣工,惟至今仍啟用無期。《我家》記者日前到場查看,發現在寶琳南路山上末端的資料館,仍在進行工程,有工人在趕工髹漆,工程車亦趕忙運送建材到場。

旁邊兩幢前英式傳統警員宿舍,雖然改建旅舍的工程已接近完成,惟由於進入時需要沿至少40級樓梯上落,即使落成,輪椅人士也只能以升降台輔助,未有妥善解決到訪時的不便。


資料館仍未啟用,日前有工人趕工髹漆。


除了資料館未完工,通往該處的道路及交通配套,亦未見有所配合。記者發現連接該處的寶琳南路,只是一條單線雙程行車的狹窄山路,現時人跡罕至,只有少數行山人士及附近靈實醫院的醫護人員飯後散步經過。

沿路觀察,該處未見有足夠避車處,亦未有任何公共交通接駁。一旦未來開館後,市民若自行前往參觀,要花40分鐘由港鐵調景嶺站步行上山、或在茅湖仔村步行20分鐘,才能到達展館。若到時人多車又多,勢將上演「人車爭路」的險況,更遑論輪椅人士如何方便自行前往。


陳繼偉:路面危險必須改善

西貢前區議員陳繼偉認為,連接該館的寶琳南路設施簡陋過時,連街燈和防撞設施都欠奉,而沿路只有數個讓車處。

道路配套不足,就算未來資料館有旅遊巴接駁時,亦沒有相應空間讓旅遊巴掉頭,巴士上山時亦將困難重重、十分危險。

陳透露,去年中就曾有一輛重型車輛,於寶琳南路失控橫亙於路面,更險衝落山,因此他認為必須進行該路改善工程,以保障到訪者安全。




陳續指,就他所知「將軍澳風物汛」仍未有實際啟用日期,有關方面只表示希望在今年開幕,但以目前情況來看由於地盤大致完成後,仍有多處需要修補,加上早前雨季亦曾出現水浸情況,因此料開幕日期將會再度推遲。

據西貢區議會資料顯示,活化舊調景嶺警署舊址,是希望將軍澳區唯一的上世紀60年代建築物繼續保留下來,以展示將軍澳發展成為新市鎮前的面貌。館內將展示區內的發展里程。

「將軍澳風物汛」啟用後,將會交會由基督教靈實協會營運,當中除設有一間茶室,並會舉辦專題展覽、講座、導賞團等,免費開放公眾參觀。


「將軍澳風物汛」於2017 年2 月展開活化。  

西貢民政事務處發言人回覆《我家》指,由2017年的施工期開始,「將軍澳風物汛」項目進度受雨季及颱風如「山竹」等惡劣天氣嚴重影響,故工程實際完工日期與原先估算期不同。工程已於2019年大致完成,現正驗收。項目投入服務前,會先交由夥伴機構進行籌備工作,預計最快可於2020年第二季啓用。


將軍澳風物汛啟用後,將會交會由基督教靈實協會營運。 (模擬圖片)


專家:舊調景嶺村極具特色

正因調景嶺獨特歷史因素,舊調景嶺村極具特色。珠海學院香港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蕭國健教授指,調景嶺村原本只是普通的小漁村,但在上世紀50年代,國共內戰後國民政府失守,導致國軍有不少官兵未能及時撤退到台灣,因此成為難民並於「吊頸嶺」難民區「落腳」,其後該處才改稱為「調景嶺」。

蕭國健表示,當年港英政府曾多次建議將難民搬遷但亦不成功,自此視該區為「特殊區域」,並不加以干涉,漸漸發展成有「小台灣」之稱的特色平房區,亦發展成有教堂及多間學校的社區。

昔日建築僅餘舊警署

蕭認為,該段過渡時間的調景嶺村極具特色,亦象徵其時民居建築風格。惟隨調景嶺村寮屋區拆卸後,一切特色已消失,而當中大部分的居民都遷進坑口站厚德邨生活,而大部分難民最初由只視香港為過境之地,經過逾半世紀後,也漸漸融入了香港社區。

而調景嶺村一帶時至今日,亦早已發展成坑口新市鎮及將軍澳新填海區,舊有調景嶺村的建築物僅剩下該舊調景嶺警署,因此蕭相信,「將軍澳風物汛」能為市民重現昔日風光,以見證調景嶺、以至將軍澳半世紀的變遷。




舊警署涉「普賢佛院」風波

舊調景嶺警署於1962年建成,位於調景嶺寮屋區。1996年,政府清拆安置後,原本於村內的「普賢佛院」,由政府以短期租約形式,以1元租金租用舊調景嶺警署,作暫時安置補償,一度成為全港唯一一間「警署佛堂」。

正因當時普賢佛院落戶調景嶺寮屋區,於是為區內抗日軍人及其家眷和內地移民等提供信仰支持,院內亦一度供奉黃花崗72烈士及擺放多名抗日軍人的靈位。

直至2015年,因政府決定活化「將軍澳風物汛」,而要取消原本佛院租約要求佛院搬走,及拆除院內的靈位和骨灰龕,因此曾惹起佛院一方激烈的反對。該院主持劉建國,當時更因不滿政府強行收地,而在該處留守自焚抗議,又試過從三米高屋頂躍下,壓傷一名警員,引起社會關注。

時至今日,劉建國仍不時到街上抗議,他認為是政府以保育為名,強搶佛院用地,聲稱令佛院的文物至今下落不明,亦抗議政府未有提供安置方案予佛院。



蕭國健認為舊調景嶺村極具特色, 亦代表那年代民居建築風格。 (互聯網)





我家焦點

西貢

文化

生活



相關文章


半年奪八命 踩單車不安心地區焦點

半年奪八命 踩單車不安心

單車安全,不容輕視!有「牛下女車神」之稱的香港單車運動員李慧詩,日前在其個人社交網站發文,嚴正...

濕!濕!濕!總有衫海喺左近地區焦點

濕!濕!濕!總有衫海喺左近

潮濕,是香港的特色之一。每當冬去春來,又濕又熱且焗的天氣固然難受,但對於家家戶戶來講,最苦不堪...

違例泊車失控  如同計時炸彈地區焦點

違例泊車失控 如同計時炸彈

近年多區違例泊車問題日趨嚴重甚至失控,頓然成為社區計時炸彈!一個月前,沙田牛皮沙街發生的一宗奪...

市民當寵物咁餵 野豬家族殺入市區地區焦點

市民當寵物咁餵 野豬家族殺入市區

今年不但是豬年,更是港人熱烈討論野豬的一年,因為近來牠們常常走到市區,去年就有7宗野豬襲擊人類的...

去書展 重新認識屬於你的香港地區焦點

去書展 重新認識屬於你的香港

那些年,我們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走入人山人海的書展會場,一本本色彩繽紛的兒童圖書目不暇給;長大...

摸蜆熱 生態大災難地區焦點

摸蜆熱 生態大災難

踏入暑假,夏日炎炎,一家大細到海邊玩水消暑是不錯的選擇,近年不少人更會選擇去摸蜆作樂。不過,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