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灣葵青離島)避疫睇雲海 誓要去入刀山

 2020-03-13
(荃灣葵青離島)避疫睇雲海 誓要去入刀山

春季大帽山雲海氣勢磅礡,加上不少人郊遊「避炎」,駕車可達的大帽山觀景台變得人山人海,不少司機違泊更令狹窄山路水洩不通。日前一星期發生兩宗交通意外,有車輛失控翻車險墮山坡!有駕駛專家警告,原來大帽山道特別容易跣胎,經驗不足司機隨時發生嚴重意外。

上月26日黃昏大帽山路上,發生一宗驚險的翻車意外。當時大量遊人準備離開大帽山時,突然一輛正落山的白色私家車,在停車場附近突然撞壆失控翻側,橫亙在近一個斜坡旁路面,擋風玻璃及車頭冚損毀。

肇事司機一度被困在車內,吸引大批遊人圍觀,並嘗試協助車內的人逃生。


白色私家車下山時撞壆翻側


落山翻車險墮坡 車轆陷渠動不得

消防處當日下午5時41分接報有人被困後,消防車及救護車12分鐘後趕到現場,還幸意外中未有人受傷。由於意外發生後仍有不少車困在山上,下山交通受嚴重阻礙,警員要協助其他車輛繞過山坡上離開,甚至一度要將上山道路暫時封閉以作疏導。


消防員及救援車接報後12 分鐘趕到現場。


當時有車輛經草丘繞道離開時,前輪更一度失控打滑,十分「牙煙」。最後拖車入黑才將失事車輛拖走。


入夜後,拖車將翻側車輛拖走。


該宗意外四日後,即3月1日早上,大帽山道觀景台再次因發生交通事故召來拖車,一輛私家車當時於停車場閘口前疑調頭離開時,疑不諳現場環境,失控將前輪陷入坑渠動彈不得,最終要電召拖車到場將車拖走。

事實上,因近日受疫情陰霾濃罩,不少人都喜歡行山呼吸新鮮空氣,令到各郊野公園一帶交通都非常擠塞。而大帽山地勢較高,能看到霧罩群山的氣勢,再加上能駕車前往,因此深受遊人歡迎。


惟在假日或日出及日落前後,大帽山道卻變得特別繁忙。不論山腳、山頂都停滿違泊車輛,甚至有人將車泊在緊急通道前,引發大塞車。



大帽山道近期經常塞爆。


假日噩夢「踩單車都踩唔到」

車來車往除令遊人要閃入草叢避車外,有單車友更直言每到假日大帽山便成「噩夢」:「踩單車都踩唔到,禮拜日近日落時間扶輪公園都塞死晒,啲揸車嘅有無咁自私,明知塞都要繼續上山!」

《我家》記者到現場視察,雖然大帽山道初段仍有雙程路闊度,亦設有多個避車處,但山路愈上愈窄,要單線雙程行車,加上記者在沿路發現不少油迹,因此司機駕駛時一定要倍加提防。

警方發言人回覆表示,2月26日下午5時許接報有交通意外,當時33歲男子駕駛私家車沿大帽山路落山時撞壆翻側,意外無人受傷,警員接報到場協助後,事故車輛由司機自行處理。

發言人補充,行山人士將私家車非法停泊在緊急救援出入口旁,是不負責任行為。


大帽山道路窄彎多,容易發生意外。



有違泊車輛堵塞閘口。


陳恒鑌冀管車流增車位並行

在居高臨下的大帽山觀看雲霧,確實賞心樂事,惟除了車多令山上出現大混亂外,亂丟垃圾的情況亦變得嚴重。

綠色和平於三月初聯同遠足團體合辦「行山抗疫不留痕」活動,與16位參加者於大帽山郊野公園清理垃圾,在約九公里山徑合共清理70磅垃圾,當中三成屬膠樽,另外更有1,562個煙頭及12個口罩,可見遊人的對環境意識仍有待改善。

立法會(新界西選區)議員陳恒鑌認為,大帽山確是郊遊好去處,但無奈大帽山道太窄彎多,不熟悉山路情況的確會有危險。他建議可在沿路加設路牌,並在山下設置LED實時路況資訊牌,向有意上山駕駛者發放山上交通資訊。


遊人須自律勿留火種與垃圾

「如果顯示山上車位滿咗,就可以引導駕駛者泊車在扶輪公園再行上山」。他亦提議在山上平整更多泊位,若假日車流超出負荷,便有需要考慮參考大棠山道的做法,設立車流管制,只准車輛泊在山下避免危險、亦同時避免阻礙救援:「呢個係無辦法之中嘅辦法。」

陳相信疫症後上山逼爆情況,將會稍有改善,希望駕駛者在這段時間可自律、顧己及人,不要將車輛泊在阻塞位置,同時他提醒山上風高物燥,遊人應避免在山上留下垃圾及火種。


遊人增多,亂拋垃圾問題嚴重。


【專家:霧氣重路滑易跣胎】

香港汽車高級駕駛協會主席江日雄表示,大帽山道路窄彎多,假日車多隨時有行山客及迎頭車經過,本就應該慢駛,但往往有駕駛者見人少便加快車速,大帽山路落山時往往可達每小時60公里,當突然遇上對頭車時,隨時來不及反應。

另外,大帽山道路面亦十分濕滑。江表示近期天氣潮濕,路面早晚霧氣重,容易導致跣胎:「啲車經過死氣喉會有油滴喺路面,啲霧水會令啲油浮面,令路面特別跣,好多經驗不足司機鮮有遇過呢種情況,所以特別容易忽略。」

江提醒司機,於陌生路段駕駛或停泊,也必須收慢及加倍謹慎,在「睇位」時不要有僥倖心態,否則發生意外便得不償失。






我家焦點

交通

民生

生活

荃灣葵青離島



相關文章


半年奪八命 踩單車不安心地區焦點

半年奪八命 踩單車不安心

單車安全,不容輕視!有「牛下女車神」之稱的香港單車運動員李慧詩,日前在其個人社交網站發文,嚴正...

濕!濕!濕!總有衫海喺左近地區焦點

濕!濕!濕!總有衫海喺左近

潮濕,是香港的特色之一。每當冬去春來,又濕又熱且焗的天氣固然難受,但對於家家戶戶來講,最苦不堪...

違例泊車失控  如同計時炸彈地區焦點

違例泊車失控 如同計時炸彈

近年多區違例泊車問題日趨嚴重甚至失控,頓然成為社區計時炸彈!一個月前,沙田牛皮沙街發生的一宗奪...

市民當寵物咁餵 野豬家族殺入市區地區焦點

市民當寵物咁餵 野豬家族殺入市區

今年不但是豬年,更是港人熱烈討論野豬的一年,因為近來牠們常常走到市區,去年就有7宗野豬襲擊人類的...

去書展 重新認識屬於你的香港地區焦點

去書展 重新認識屬於你的香港

那些年,我們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走入人山人海的書展會場,一本本色彩繽紛的兒童圖書目不暇給;長大...

摸蜆熱 生態大災難地區焦點

摸蜆熱 生態大災難

踏入暑假,夏日炎炎,一家大細到海邊玩水消暑是不錯的選擇,近年不少人更會選擇去摸蜆作樂。不過,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