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號風球「海高斯」日前襲港,一名中年男子竟攜同七旬母,在塔門「大草地」露營。在颱風最接近本港的凌晨,帳幕等財物遭吹走、兩人斷水斷糧困於塔門,其母更一度出現低溫症徵狀,度過驚心動魄的一夜。當日亦有人到西貢露營,帳幕同樣被強風吹毀。種種情況,令人慨嘆該等人行為危險又自私,隨時連累冒險前往營救的救援人員。
塔門四面環海,屬露營勝地。
8月19日早上七時,當時九號風球仍高掛。警方接報指一名38歲男子與70歲母親,在塔門被困。警員及消防員接報後隨即到場搜救,期間嘗試召飛行服務隊協助搜救,惟因天氣惡劣未能出動,救援人員唯有徒步上山尋找遇險母子。
上岸後老婦轉送醫院治理。
#帳篷隨身物統統吹走
#七旬母低溫症等天光
事源涉事兒子於8月14日獨自到塔門「大草地」露營,四日後即九號風球前一日(18日)早上,七旬母親亦抵達塔門會合兒子。惟當晚天氣因颱風靠近,天氣急速轉壞,當時營地已空無一人,只剩他們兩人在場。
據天文台資料顯示,「海高斯」最高陣風超過每小時112公里。由於當時風大雨大,他倆隨身物件及帳篷均瞬間被吹走,年邁母更一度出現低溫症,直至天光他們才報警求助。
中年男子( 左) 與母親被困塔門一晚後,由警員救出。( 警方圖片)
颱風後行山郊遊 南亞漢墮潭不治
海高斯來襲時,為各區帶來至少70毫米雨量,當中馬鞍山、西貢、沙田多區更超過150毫米。一名南亞裔男子在天文台除下所有風球後,與友人到馬大石澗英雄瀑遊玩期間失足墮潭,最終惜搶救不治。
事發於8月19日下午3時許,當時天文台仍然發出雷暴及山泥傾瀉警告,該名25歲南亞裔男子到馬鞍山郊野公園行山時懷疑失足,從十米高的崖邊直跌落潭中,隨即被洪水沖走,失去蹤影,同行男友人唯有立即報警求助。
救援人員及飛行服務隊直升機奉召到場,經過一小時的搜索,終在石澗下游發現男事主,他當時頭部受傷,深陷昏迷,由直升機將他救走,惜最終傷重不治。
其時,島上警崗值勤的警務人員接報後,即前往營區一帶搜索,終在「大草地」尋獲二人。
警員隨即帶他們到塔門警崗避風及休息,更向村民借熱水給他倆暖身,最終幸無大礙。兩人下山脫險後,原一度打算自行離去,惟母親身體不適,加上來往塔門的航班仍未恢復,經警員游說乘坐水警輪前往黃石碼頭。
赤徑在九號風球高掛當日,有帳篷被颱風吹爛。( 網上圖片)
#往黃石碼頭轉送醫院
#兒:「沒有甚麼大不了」
從警方事後於社交平台發佈母子於黃石碼頭登岸的相片,涉事老婦由水警攙扶上岸轉送醫院治理。
有傳媒事後訪問姓陳兒子,對訪竟稱事件「沒有甚麼大不了」,僅提醒其他人「事事小心,多看天氣報告」。
其實認為打風露營「沒有甚麼大不了」的人不只該兩母子,在西貢赤徑,有部分長期在該處紮營的露營友,在九號風球當日亦沒有離開。大風雨過後,有帳篷被強風吹爛,營內物資散落一地,有人正收拾被風吹倒的物資。
另外亦有一群年輕人亦正揹着帳篷等物資經過,未知是打風後安全才離開,還是趁風後不怕山洪暴發及山泥傾瀉,隨即出發露營。
老婦由水警攙扶上岸,並無大礙。
#網民批「未有基本常識」
#「應有自己解決問題覺悟」
事後,有不少網民批評颱風高懸仍照樣去露營的人,有人認為冒險的人「累人累物」,直言有人未有基本常識、也未有做好準備事後要人拯救:「露營唔睇天氣報告,三號風球就應該走啦!」、「打風仲出嚟、又唔返去,係咪應該有自己解決問題嘅覺悟?」
警方提醒市民,在風暴期間務必留意天文台的風暴消息,應遠離岸邊,停止所有水上活動。
計劃露營等戶外活動時,應預先評估天氣狀況,並制定因天氣突然惡化的撤離計劃。如已身處戶外的人士,遇上惡劣天氣,應立即尋找安全地方躲避。
颱風當日當日仍有不少人到赤徑郊遊。
【攀登教練:落波後山上危機四伏】
「落咗波唔應該即刻去行山,就算過咗兩日都唔應該行,隨時山洪暴發,唔應該輕視,山泥有可能冧緊,其實好危險!」
資深攀登教練梁念豪表示,颱風海高斯雖然來去匆匆,離開香港後更曾乍現風和日麗的氣象,但他強調,其實打風後天氣會持續不穩、反覆。他補充,加上天文台在除下所有風球後,仍然發出雷暴及山泥傾瀉警告,「落波」後根本不應馬上上山郊遊。
梁念豪強調,颱風期間露營行為非常不負責任,就算有一定經驗,颱風期間隨時出現不可控制的事故,因此萬一突然遇上惡劣天氣,應盡快中止行程,到安全地方暫避。
梁表示,一旦遇上意外,隨時更累及前往拯救的人員。因此,他呼籲郊遊人士,颱風前後要密切留意政府及天文台資訊,切勿在風球懸掛時郊遊。
梁念豪指颱風過後一兩日,亦不應心急上山。
我家焦點
西貢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