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審計署及申訴專員公署,分別炮轟政府轄下電動車泊位被霸佔及公共充電位不足。現時本港電動私家車已逾16,000輛,惟全港只有3,200多個電動車公眾充電車位,而大埔區僅有36個,屬18區中最少,而當中有整區三分二充電車位的寶鄉邨,部分車位早已劃成月租燃油車用,社區人士均批評部門推動電動車政策欠積極。
政府一直被指推動電動車不力。
現在本港平均每五架電動車爭一個公共充電車位,加上非電動車霸佔充電位嚴重,成為車主駕駛電動車一大障礙。《我家》記者翻查2020年9月環保署的可供公眾電動車充電位,發現大埔區僅有36個充電設施,屬18區中最少。
寶鄉部分車位轉月租戶用
設施中有多達25個集中於2016年入伙的寶鄉邨停車場,惟全數均是標準插座充電,意味一般要10至12小時才能把一輛電動車充滿電。記者到場後更發現,部份電動車位已轉租予普通的月租住戶,實際上只有七個可供公眾電動車使用。區內其餘11個分別設於新達廣場、太和商場及大埔超級城內,快速充電器佔五個。
其實,大埔區有不少政府設施,如大埔綜合大樓、大埔運動場及廣福公園均設有停車場,但竟然一律未有配置充電車位。政府今年五月提交立法會文件表示,正計劃在2022年前,在上述三個設施加裝充電設施,惟未有提供每處的詳細裝設數量。
寶鄉邨有25 個電動車公眾泊位,佔整個大埔三分之二。
寶鄉邨現場所見,只有七個公眾充電位。
原有部分電動充電位,已變為月租泊位供燃油車停泊。
胡健民促由傳統車位升呢
民建聯大埔支部副主席胡健民向《我家》表示,支持政府鼓勵使用電動車以推動環保,並表示理解缺少電動車充電設施,或與大埔區情有關。
他解釋,寶鄉邨是大埔廿多年來最新落成的公共屋邨,其他屋邨已超過廿年,改建工程較難推動,已新落成的商業項目及公共設施亦罕見。他歡迎政府主動在政府設施加設電動車充電位,希望盡可能將傳統車位改設更多充電泊位,以推動市民使用電動車。
胡健民相信電動車充電設施將漸見完善。
政府擬實時資訊優化網絡
胡健民認為過去政府推動電動車配套有欠積極,但他相信,未來的富蝶邨及新地區設施如大埔第一區體育文化中心,將有更多新的電動車泊位落成,屆時相信大埔區的電動車位比重將大大增加。
環境局日前回覆立法會的書面質詢時回覆指,政府已撥款1.2億港元,於去年至2022年擴大政府停車場提供的電動車公眾充電網絡,目標於2022年於政府停車場內提供總數1,800個電動車公共充電器。另外,政府計劃設立系統提供政府電動車公共充電網絡的實時資訊。
寶鄉邨停車場中,全數均是標準插座充電。
有電動車停泊在充電位,但未見插線充電。
北區泊位110個 排名11
至於北區,可供公眾電動車充電的泊位則有110個,在18區中排行第11位,當中有十分一是快速充電器。
惟在所有充電設施當中,有49個均集中設於去年入伙的寶石湖邨,其次是北區政府合署設有21個,其餘則分散於設有公眾車位的私人屋苑及公共屋邨,政府設施暫均欠奉。
政府表示,在2022年前除增加在北區政府合署的車位外,亦在區內共五個政府場所,包括上水及粉嶺游泳池、北區運動場、和興體育館及保榮路體育館的停車場內,增設電動車充電裝置。
至於全港方面,在2022年前政府設施會額外增加為數1,000個的電動車充電裝置,比現在只有約800個大增125%,以解決電動車泊位「爭崩頭」現況。
大埔運動場未有配置充電車位。
環保署指會在2022 年前於廣福公園加設充電設施。
大埔綜合大樓設有室內停車場,但尚未有電動車充電配套。
【大埔北區公共充電位一覽】
大埔
寶鄉邨25個
太和廣場6個
新達廣場3個
大埔超級城2個
總數:36個
北區
粉嶺名都6個
上水廣場10個
碧湖花園2個
劍橋廣場1個
御庭軒2個
帝庭軒2個
上水中心1個
新都廣場2個
彩園商場11個
華心邨3個
寶石湖邨49個
北區政府合署21個
總數:110個
【疫情肆虐 電動單車測試押後】
電動車配套落後,電動單車合法化的過程同樣受到挫折。
運輸署早前表示有意更新法例,為電動單車、電動滑板車及風火輪等電動可移動工具,制定合法行駛的規管架構。署方原計畫於本月在白石角海濱長廊中,進行一公里單車徑實體試驗,以了解相關安全情況。試驗原訂於本月11日至13日舉行,惟因正值第四波疫情高峰期,測試最終需要延期。
署方原設下多項規格及指定要求,參與測試的電動滑板車和電動單車均須限速行駛,不可超出時速25公里,同時須配備車速儀或可顯示車速的應用程式,以及有效照明裝置。使用者須佩戴單車安全頭盔,也不可載客。
根據政府文件,相關規管架構會視乎實地試驗的評估而修訂現有法例,原計劃於2021年展開法例修訂工作,惟活動延期後未知會否影響修例進度。
電動單車在科學園實地測試需延期。
我家焦點
交通
民生
生活
大埔北區